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6|回复: 0

京东苏宁不过是一场营销战

发表于 2012-8-20 09:4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目前来看,这场轰动一时的电商业大战只是一场闹剧而已,发起者的初衷无人能猜透,但从发起“战争”的源头可以看出,京东商城并未备足“弹药”就已匆忙上阵,以此可见,虽然其呐喊声震天,也一副不打倒对手誓不罢休的姿态,但其内心其实并非要真正地“刺刀见红”。

  不过,这场闹剧还是对促进电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会督促苏宁、国美加快线上线下价格的趋同,未来家电业的竞争也将从国美、苏宁的两强对决演变成苏宁、国美及京东的“三国杀”

  价格战还是营销战?

  [ 故此,无论双方放出了多少狠话,这都不是一场比资金、比实力的价格战,而是一场比炒作、比眼球的营销战 ]

  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京苏之战”,与其说是一场价格战,倒不如说是精心策划的营销战。

  “约战”双方——无论是京东商城的刘强东,还是苏宁电器的张近东,都需要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对于刘强东来说,在IPO(首次公开募股)之前,融资压力以及对盈利模式的质疑一直存在,公司既然选择要“再做一年规模”而非利润,那么能否撼动线下的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的地位,从而与传统渠道分庭抗礼,以达到“做大规模”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至少这也是刘强东对投资者的一个交代。

  苏宁电器最近股价用“惨跌”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7月7日,弘毅入股时的股价为12.15元/股,截至上一个交易日,苏宁已经跌到了6.15元/股,尽管弘毅反复强调这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但短短20多个交易日内已经腰斩的股价,让张近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苏宁电器股价下跌的动力源自于市场对公司转型的质疑,传统渠道出身的苏宁押宝电商是否正确,转型是否急切?张近东急需向股东证明,发力电商不仅仅是远见卓识,更是迫在眉睫,甚至是事关生死的选择。而就在此时,刘强东出其不意地“约架”,刚好给了苏宁一个表现的机会,刘强东逼得越紧,张近东给股东的理由就越充分,此时不接招更待何时?

  价格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性营销,京东玩不起,苏宁现在的资金压力极大,同样玩不起。故此,无论双方放出了多少狠话,这都不是一场比资金、比实力的价格战,而是一场比炒作、比眼球的营销战。可以预期,京东和苏宁都不会投入太多的资金,也不会消耗掉对方的实力,相互打倒并不是目的,而借力营销,宣传网购优势,改变消费习惯才是最深层次的目的。从这点来说,这场精心策划的“约架”对各方都有利。

  因为各商家的真金白银投入有限,降价只能是“技术性降价”,要么缺货,要么配置不同,甚或是明降暗涨,消费者在比价之后,多半是一脸茫然或者失望,那就权当是“打酱油”的吧,这一点不做赘述。

  略显尴尬的倒是国美。京东将价格战剑指苏宁,刘强东的微博更是略去国美不提,似乎故意轻视了传统渠道的强人国美。加之去年经历“陈黄之争”后的国美电器一度风雨飘摇,刚刚发布的中期业绩预报也亮起了亏损“红灯”,逊于老对手苏宁电器。故此,不甘受到冷落的国美选择了主动参战,并且“线上线下统一价格”,比苏宁更加激进。

  家电厂商往往是价格战的受害者,此时多选择作壁上观,原因何在?今年以来,各种刺激政策相继推出,家电销售陷入低谷,生产厂商库存压顶,纷纷裁员过冬。此次价格战既能够有效消化库存,又不伤及生产厂商,何乐而不为?

  目前来看,京东显然是这场营销战的大赢家。这段时间以来,京东的流量上升明显,虽然转化率未必高,但初衷已达到,至少是部分达到。

  而经历此役,苏宁和国美的线上业务也被彻底激活。两家公司已经明白,线上业务是浩浩荡荡的潮流,如果任由京东在家电领域做大做强,现在仍占优势的线下市场份额迟早会被线上蚕食,届时两家公司将无翻身之机。

  目前而言比拼整体实力,京东还不是苏宁、国美的对手,此次虽是京东主动叫板苏宁,但从长远来看,苏宁与国美一定会全力阻击京东。可以想象,电商“三国杀”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战斗会更加惨烈。

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