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服务性工作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更需要有价值的创造性劳动。
创造性劳动开辟服务新境界
8月20日,笔者在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机电队矿灯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窗口外领矿灯的、还矿灯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而当班负责收发矿灯的三名收发员在人员众多的情况下照样有条不紊。领灯人只要往窗口一站,她们不用看外面递进来的灯牌号数,就知道窗外人员要的是哪一盏灯,直接走到充电架前把矿灯取来递了出去,一点也不会出错。有时她们甚至连人也不看,只听声音就知道是谁要领灯,以至于领灯人刚走到窗口,灯就递了出来,让人惊奇不已。
“全矿的工人,你们都认识啊?”观察了一阵后,笔者忍不住问班长赵永梅。
“认识,但是有部分人我们叫不出名字,只知道他们的编号。”赵永梅告诉笔者,这是她们班独创的“数码工作法”带来的结果。见笔者有些疑惑,她接着解释说:“‘数码工作法’就是把每个人的面部特征、行为特征和语言特征编成数码,然后与其对应的矿灯牌编号结合起来强制性记忆。时间一久,自然就记住了。”
对于为什么要创造这么一种“数码工作法”,赵永梅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几十年来,矿灯班员工在收发矿灯的时候,都是被动式工作。就是收发员先站在窗口,等领灯人把矿灯牌递进窗口后,再拿着牌子去找与牌子号码相同的矿灯,然后再将取出的矿灯递给领灯人。折返往复,一个班下来要跑数百趟,异常劳累不说,结果矿工总是不满意,嫌他们的速度太慢,等候的时间太长,还有人会到矿领导那儿“告状”。为此,她们班组员工没少挨批评,有时还要被罚款。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矿灯班从2010年开始就结合矿开展的“三五”班组建设活动,想出了“数码工作法”的招数。
“你看现在我们快多了,不管一次来多少人领灯,我们只要往窗外瞟一眼或者听他们吼一声,就知道是哪些人要领哪几个编号的灯。到灯架上直接把这几个灯一次性取下来递出去就完事儿了。这样,既减少了我们跑路的趟数,又节省了收发矿灯的时间,一举两得,多安逸啊!”矿灯收发员张洪梅自豪地说:“现在来领灯的人基本不用排队等候,随到随领,而我们不但少了许多批评,还得了矿上不少的奖励!”
班长赵永梅告诉笔者,她们班的每一个员工,现在都能记住全矿1000多矿工的灯牌号和每个人的个性特征,这已经成了矿灯房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当然,这个技能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工作人员下死功夫去记、去背。但是为了自己轻松、矿工满意,再苦再累都值得!”赵永梅说。
“能把1000多个号码与每个人对上号,真是不简单!换作我,肯定不行!”一位来领灯的矿工翘起大拇指说,她们收发矿灯快一秒,下井员工就要多做一秒的事,出井员工就可以提前一秒吃饭、休息。这就是效率,这就是服务工作的新境界!
面对大家的称赞,赵永梅说:“服务性工作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更需要有价值的创造性劳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互利共赢!”(周世毓 向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