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6|回复: 9

港媒:中国军舰不到钓鱼岛说收回都是假话

发表于 2012-8-20 11:43: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要] 三十多年前,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起飞甚至需要日本的资金,邓小平忍让,如果从保钓的战略阶段划分,应属战略退却阶段,重要标志是日方控制。当下,笔者认为正转入相持阶段,香港这次登岛的意义是宣告日本实际控制是假的,这一阶段还需时日。一旦中国军舰也进入钓鱼岛,那就是反攻阶段。当然,不一定打仗,但是中国军舰不到,收回钓鱼岛都是假话。.
保存到相册
环球网图片:事实上,现阶段靠和平手段收回钓鱼岛,基本不可能。


Img351039927.jpg
  香港《太阳报》8月20日文章,原题:论保卫钓鱼岛持久战 香港保钓人士成功登上钓鱼岛,是保钓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但事实证明保钓还是一个长期的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北京已经定下于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笔者认为,首要的是两岸达致统一,以及所有失土即东海钓鱼岛和南沙诸岛收回。近期,有内地学者发表中华民族复兴的量化指标,但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没有重视领土问题。试想,届时你宣称已实现伟大复兴,但两岸还处于分裂状态,钓鱼岛、南威岛和中业岛等中国固有领土还在他国手上,这不是笑话吗?然而,不可急躁,还是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再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总之到本世纪中叶一定要完成这任务。

  现正转入相持阶段

  今年是二战日本投降六十七周年,回想中国人民抗战,从七七事变算起是八年,从九一八事变算起是十四年。但是,中国保钓多少年了?从一九七一年美国将钓鱼岛私相授受与日本算起,已经四十一年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不可谓不短。不过,我们依然不能急躁,还是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

战略观察 > 环球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5:03 | 查看全部
0.jpg
环球网图片:没有强大的军力,也就没有谈判的砝码。 [保存到相册]


  当年中国抗战,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的宏着,事实证明毛持久抗战的战略无比英明,其客观对比了中日的国力、军力以及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即批判了投降论,也批判了速胜论,确立中国一定可以战胜日本但需要较长期的时间。毛泽东还描绘了抗战必将经过战略退却、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些都一一为历史印证。有日本军人战败后读此文,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如果早读就如何如何,似乎还可一战。事实上,日本人最冥顽不化的是,至今仍不真正反省,不认识侵略必输,因为是非正义的,且面对的是中国这个大国,这本身决定其必败,只是迟早而已。

  说回当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是无疑的;二战后历史档皆表明非日本所有,一九七一年美国私相授受也只是给日本行政权而没有主权。三十多年前,中国百废待兴,经济起飞甚至需要日本的资金,邓小平忍让,如果从保钓的战略阶段划分,应属战略退却阶段,重要标志是日方控制。当下,笔者认为正转入相持阶段,香港这次登岛的意义是宣告日本实际控制是假的,这一阶段还需时日。一旦中国军舰也进入钓鱼岛,那就是反攻阶段。当然,不一定打仗,但是中国军舰不到,收回钓鱼岛都是假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6:07 | 查看全部
0.jpg
环球网图片:应该大力加强解放军的夺岛能力也就是两栖作战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6:40 | 查看全部
1.jpg   
环球网图片:我军作为一支有陆军传统的军队,海上作战正是欠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7:08 | 查看全部
0.jpg
资料图:南海舰队巢湖舰海上发射导弹训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7:31 | 查看全部
1.jpg
资料图:“海口”舰在大风浪中开展训练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7:53 | 查看全部
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11:49:08 | 查看全部
0.jpg
资料图: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沧州舰正组织专业职手按训练模块进行基本技能操作港岸训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0 15:07:01 | 查看全部
希望早日回归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5:41: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