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1|回复: 0

网言众议:6岁儿童获准申购经适房,如此"惠民小区"?

发表于 2012-8-22 12:11: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jpg

  6岁儿童获准申购经适房,审核是睁眼瞎?

中国经济网网友 银盛

如果留心一下获准申购名单中的人员身份或家庭住址,也许就会知道审核的人为什么要睁眼瞎了。据报道,此次获准申购名单中,相当多的申购人都是在财政局、国土局、城建局、公安局、工商局、市政府等这些政府机构任职的人,而且居住地也是这些单位的家属院。

在商品房价格让普通民众只能仰视的今天,经适房在某些地方却变了味儿,成了官员利用特权、强权攫取政策红利的工具。经适房成了官员以及官员子孙后代的福利房,项城市这个名为“惠民小区”的经适房项目,恐怕改叫“惠官小区”更恰当一些。

项城申购乱象再次暴露经适房政策缺陷

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剑虹

早有专家呼吁,国家应该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那些专家认为经济适用房发展到现在,已经被异化了,走到了政策设计初衷的反面。这条新闻好像是停建论的有力注脚,再次印证了专家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经济适用房本来是国家为了解决那些收入水平低、住房困难群众的一项善政。但是,也许是政策设计有缺陷,也许是监管体系有漏洞,从它诞生之日起,一些心术不正、利欲熏心的权势者就把它视为盘中餐,而真正住房困难户却只有望房兴叹的份。因此,必须全面审视经济适用房政策设计、实施中的缺陷,全面检视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正面效果和负面影响。

“鸠占雀巢”的经适房,只因“利”字当头

中国经济网网友 无语钟

未成年人的年龄为什么就审核不出来?当地经适房管理部门竟然不看申请者的户籍和身份证件吗?普通人家的“未成年人”为什么不能一路绿灯?在笔者的印象中,一些地方似乎从未对普通人家的未成年人和普通人留过什么“情面”,更没有见过哪个部门对弱势者“开开口子”。层层把关之下,竟然层层放水,当地纪检、监察部门一路“绿灯”,让人不得不怀疑经适房究竟肥了多少人的腰包。

政策上的漏洞,审核的松懈,某些相关人员的利益熏心,都是造成这一不公平现状的原因。当然,要把经济适用房真正送到急需者的手中,也并非难事,关键要破除一个“利”字。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动真的、来实的,将制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杜绝各种可投之机。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