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俊祥 龚光明
19年前,20岁的罗伦忠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松藻煤矿边关机运队当了一名电工。如今,罗伦忠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且已成为“机电技术大拿”,在该矿维修机电设备方面很有“几下子。”
从学电工之日起,罗伦忠便暗下决心:“学就要学出个名堂,干就要干出点彩来,做一名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为了尽快学到电工技术,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岗,给老师傅打下手,并虚心求教。他还买来大量的技术书籍,刻苦钻研,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向行家请教。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他掌握了绞车的维修技术和窍门,成为该矿绞车维修电工、钳工方面的行家里手。2008年,该矿技改扩能,2.5米手动绞车变成了3米智能化绞车。
面对新技术,罗伦忠暗下决心,努力学习知识,尽快掌握新技术。他把厂家的说明书拿回家,时刻仔细琢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掌握了新绞车的各种性能。他还利用班前会,把自己掌握的绞车知识,讲给电钳工们听,让大家都能掌握这一新的技能。
2009年,罗伦忠对3米绞车钢绳进行松绳保护改造,成功后,绞车司机可根据松绳保护,观察到绞车钢绳的收、放绳情况,保证了排矸系统的畅通无阻。同年,罗伦忠对该钢丝绳加油方法进行改造,由以往人工加油方法改为自动加油法,保证了绞车钢丝绳的有效润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伦忠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罗伦忠每天往返于矿区和边关机运队之间,无论白天黑夜,只要工作上一出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工作现场。2012年3月的一天深夜,下着大雨,罗伦忠接到电话,得知1.6米绞车出现故障,值班的电钳工无法排除。他搁下电话,披上雨衣,骑上摩托车就往地处边关的机运队赶。行至中平洞时,由于是乡村基础公路,加上边开车边思索绞车毛病,结果摩托车摔倒在地,脚也擦伤了很大一块,但罗伦忠顾上不伤痛,在雨水中站起来,骑上摩托车,又一路狂奔来到故障现场。经过20分钟的诊断,顺利排除了故障。后来,有朋友问他,这么拼命值得吗?罗伦忠笑着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