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宝贝过暑假
/彭娇妍
前言:儿时,每逢暑假或放假前,同学们总是盼望着暑假早一天到来。因为放了暑假又可以回老家的田间捉蜻蜓、到河里摸小鱼去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的心愿时刻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目前,城区各中、小学学生的暑假生活已步入尾声,他们的暑假是怎样过的?经过对荆门石化社区戴静文、谭啸、欧阳怡佳等同学暑假生活的调查了解,笔者在他们丰富的暑假生活中又一次体会到了别样的童年时光。
小鬼当家:自理能力,我要学
小档案:戴静文,11岁,石化二小学生。喜欢:看书、看动画片;暑假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会鸡蛋炒饭。理想:当一名校长(以前是想当老师,但是觉得老师为了我们很辛苦)
家长打分:★★★★☆
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非常繁忙,为了能让戴静文充分利用好暑期时间,不仅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还要过得有意义。期末考试束后,小静文和爸爸、妈妈共同拟定了“暑期独自在家行动计划”。
经过爸爸和妈妈的精心安排,小静文要学习自己规划参加培训班的时间、学做家务的进度、还有就是和爸妈制定的洗一个碗一毛钱、拖一个房间的地3毛钱等为自己挣零花钱的挣钱计划。
女孩子的房间,精致而温馨。窗台上、书架上一排排五颜六色的故事书、科普书让目不暇接。8月20日上午,做完暑假作业的小静文按照“计划”的安排,开始到厨房做中午饭。
这个身高1米2的小女孩娴熟地从储米桶里舀出两盒米放进电饭锅中,用自来水冲洗两次后,放入锅台、盖上盖子,然后接上电源。然后,把抹布打湿、拧干,擦洗餐桌、椅子。最后,她把打扫卫生时剩下的水用作拖地用。她甩着细细的胳膊,紧握拖把的柄,从房间、楼梯、客厅、餐厅她认认真真的来回拖洗,细细的汗珠不一会就爬满了额头。一切完毕,她坐在沙发上略微喘了会气,就抱出心爱的吉他,对着才在音乐老师那里抄回的曲子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晚上五点半,得知爸爸和妈妈单位都有事,所以晚饭问题只得自己解决了。
中午做的饭还剩的有一些,小静文就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学着妈妈的样子用碗沿将鸡蛋敲破,把蛋黄和蛋白到入碗中,撒上盐再用筷子搅匀。把锅烧热,油、盐匀热后,把搅好的鸡蛋倒里锅里。“嗞、嗞、啦、啦”的响声过后,锅里渐渐升起一阵白雾,她赶紧把米饭倒锅里快速的翻炒。她说:“我头一次学做蛋炒饭时,把盐放多了,好咸。但是,爸爸还是非常高兴的把我炒的饭吃完了”。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习做家务了”,在餐桌上,她一边吃饭一边如是说。从今年四月份到现在,小静文已经通过做家务挣了5块钱的零花钱。前两天,和妈妈一起从老家回来后,她还把做家务时挣的工钱搭上平时自己攒的3块钱零花钱请爸爸妈妈到街上吃了一顿“麻辣烫”,以表示女儿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社会实践:体验成长,我能行
小档案:欧阳怡佳,12岁,即将升入石化中学。喜欢:游泳、跳舞、溜冰;理想:当一名医生。
邻居打分:★★★★★
8月18日上午9点50分,明媚的阳光下,白庙邮局门前身穿白色花裙子的欧阳怡佳把手中的最后一份报纸卖给了门口一位正在擦皮鞋的顾客,一个上午她通过卖报纸挣了4元钱。
今天她因为要赶回去参加暑期补习班的学习,所以今天只进了8份《荆门晚报》。通常不忙时她会进10至15份报纸,进货的地点在荆门日报社的发行站。从炼厂路十字路口到五一路菜场这一片区域人流量相对密集些,离家又比较近,所以小怡佳每次卖报时都会选择在这一带。进回报纸,五一路农业银行一带,因为储户较多,也有不少买菜的从这里路过。不到5分钟,当天出售的第一份报纸被一位买完菜的老妈妈买走。又卖3份报纸后,她从农业银行旁的路口转入通往蔡湾市场的小路试图在这里寻找买报纸的顾客,因为没有人购买她就再原路返回,往农业银行的反方向白庙邮局方向走去。途中,她把报纸递给一位依着摩托车等人的男青年,男青年摆摆手。她看看手中的报纸又向前走去。
相比之下,头一天上街卖报,欧阳怡佳面对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非常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说话,见到熟人还下意识的躲开,而且会满脸通红。但现在她可以非常自如的拿着手中进来的报纸向过往的行人、吃早餐的顾客、擦皮鞋的顾主详细介绍当天报纸的热门话题。
说起卖报,纯属偶然。放暑假后,一天她陪妈妈去医院看牙。在门诊大厅走廊上等妈妈时,一位行人看完《荆门晚报》就把报纸落在了凳子上,其中上面登有一条“共青团荆门市委学少部、荆门日报社发行中心2007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引起了她的注意。爸爸妈妈也觉得让孩子让参加社会实践,是锻炼孩子成长的一个好机会。随即她就在父母的陪同下到相关部门报了名。她说,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自己挣零花钱,需要用零花钱时也不用伸手向家里人要了。虽然卖报纸很辛苦,但非常有意义。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父母挣钱不容易。
在她的带动下,同院的小伙伴、同学也相继加入了“暑期卖报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列。
游泳训练:戏逐浪花,向前冲
小档案:谭啸,8岁,石化二小学生。喜欢:游泳、和小伙伴一起玩、看书、练书法;理想:当老师。网友评价:小家伙真棒!有段时间我在他旁边游,小家伙抱住气囊全凭双脚打水,像个快乐的小鸭子,速度可真快!追不上他!厉害!
自己打分:★★★☆☆
见到谭啸同学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炼厂公园旁。这位结实的小小伙和几年前“叽叽喳喳”、活泼好动的模样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暑假里,他除了上辅导班、做暑假作业外,就是到荆门市游泳馆、荆门石化游泳池练习游泳。训练的时间是七月份一整月早上7点至上午10点左右;八月份一整月早上7点至上午10点左右,晚上19点训练至21点起水(“起水”:游泳的专业术语)。
从04年参加荆门市少年儿童游泳队至今,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为了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05年初,在荆门市举的一次游泳比赛中,他顶替一位大哥哥的名额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但当时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参赛要求而被取消了比赛的成绩。有了这次比赛的经历,小谭啸在赵教练的指点下,不断努力、刻苦训练。渐渐地在游泳技巧、速度上有了飞速的提高,在各类比赛中也屡获嘉奖。8月28日刚刚在荆州举办的2007年湖北省少年儿童游泳比赛中,他一举夺得50米和100米仰泳两个第二名的好成绩;6月份在武汉省游泳训练基地,京山、钟祥、荆州爱好者在漳河举办的“漳河横渡”活动中,他与成人一道成功横渡漳河,取得了前十名,是此次横渡漳河年龄最小的队员;经过专业考评他还达到了游泳考评类别中少年级三级水平。
因为爸爸妈妈平常工作繁忙,所以每天去游泳馆训练,除了爸爸偶尔陪伴同以外,其余时间均为独自一人乘5毛钱(小孩为半价)的公交车去,训练完毕再乘5毛钱的公交车回家。在去训练的路上也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他说一天早上他在去游泳馆训练的车上,先看到一个五、六岁上下的小孩上了车。特搞笑,他把头上的戴的帽子一摸,然后走猫步样子一步一步地移到座位上。又过了10分钟,上来一对抱着狗的夫妇。因为车的窗户是开着的,结果小狗一下从窗户跳了出去。他们急的没法,相互问怎么办、怎么办?最后,大叫一声“司机、停车”,就跑着下去找狗去了。
除了做暑假作业、训练外,谭啸还会练一个多小时间的书法,每天如果手感好,练习的时间则更久。他说,不能因为训练,而落了课堂知识。
笔者感言: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单元的基本组成元素。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好课堂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