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忽悠消费者应当受到制裁
王书伟
8月中旬起,国内三大电商突然开始了一场“价格血拼”,目标直指“大家电商品无底限地便宜”。先是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并“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接着,苏宁也不甘示弱,马上还京东以颜色,宣称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那边,国美电器趁热发布消息,称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低5%。
为此,三大电商各自施展促销手段,京东推出大家电优惠券,国美启动“直破网价”活动,苏宁干脆来了个“全国大惠战”。一时间,家电商场硝烟弥漫,降价风潮涌动。以至于京东CEO刘强东霸王硬上弓,声称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价格都比苏宁线上线下便宜,并且是无底线地便宜,“如果苏宁敢卖1元,那京东的价格一定是0元!”
商家将产品价格下调,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可商品“无底线地便宜”,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我们不禁要问,商家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没有利润,甚至是赔本的商业行为,商家赚取的是什么?靠什么维持其市场运作?
商品销售也有市场规律,有商家不求获利,还肯赔本贱卖,以此来赚取市场份额,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事实真是这样吗?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在这场狂吼“价格血拼”的背后,商家不过是嘴喊降价,实则想绑架顾客钱袋子的伎俩。
仔细分析这些商家“价格血拼”秀场,不外乎采用了这样几种手段:一是“打完就跑”,先把商品价格抬高,然后再打出打折促销的招牌,实际上消费者没占到任何便宜,当然,商家也没有让利;二是“以少概多”,实际降价的仅有几种商品,在宣传上却以全部商品降价来吸引顾客;三是“瞒天过海”,对消费者隐瞒虚抬物价的实质,而只告知消费者降价的事实,给人以便宜了的错觉;四是大玩“空城计”,对于真正降价的商品,已“无货供应”为应对,只有价格标签,没有商品。看来,这些商家不过是玩了一回价格“过山车”的空手道,绝没有大方到把利润让给顾客的地步。
商家的价格战是获得市场份额的一种举措,但绝不应成为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京东商城、苏宁、国美电器这三大家电商场,本应在家电零售行业做出诚信的表率,他们却只顾自身的利益,玩了一回“价格血拼”的虚假宣传,最终不仅伤害了是他们的企业信誉,也一定伤害到顾客的利益。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类似于三大家电商此次“价格血拼”的行为,应该展开调查,查实涉及欺诈的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不要再让商家这种虚假的“价格血拼”战,绑架了公众的眼球,成为社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