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9|回复: 0

(档案)毕业后 你的学籍档案在哪?

发表于 2012-9-1 09:54: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都是档案“惹”的祸
       今年7月,就读于湖北警官学院的小刘感到非常苦恼,原来,学校在为小刘办理毕业证时发现没有他的学籍档案,拒绝为其办理本科毕业证。学校不发毕业证,自己四年大学不是等于白读了吗?尽管小刘最后让家人将档案寄到了学校,但因为是自己私自保管且档案目录空白,学校拒不接收,毕业证至今依然没有着落。
       据了解,小刘是2002年自十堰警校毕业后,通过成人高考被湖北警官学院本科专业录取,但小刘从学校领回档案后便一直放在家中,未能及时转到学校。意识到问题之后,其家人三番五次找到市教育局毕业生办公室,希望能为小刘补开存放证明帮助其顺利毕业。但因小刘的档案未存放在教育局,又被私自打开,教育局拒绝为其开证明。看着同学们都顺利办理了毕业证,小刘满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
       其实,像小刘这样自己保管档案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人因不慎遗失档案影响到了职称评定、工作调动以及出国留学等。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人们对档案的观念逐渐淡薄,曾经被誉为第二张身份证的档案已由昔日的“香饽饽”成为今天的“鸡肋”,甚至在许多人眼中档案竟然可有可无!

“档案无用论”流行
       “你的档案在哪?”当记者询问很多毕业不久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时,除小部分表示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托管,剩下的人回答几乎一样:“不知道,应该还在学校吧!”一些已经工作几年但单位不接受档案的人则直接告诉记者,档案在自己手中。而按照有关规定,档案从学校提出后应存放在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或其它相关机构,一般是不允许个人持有的。
       采访中,大部分人对于档案的作用持漠然态度。他们认为,如今社会竞争激烈,靠的是实力而非人事档案。“档案没多大用处,人走档走,人留档留。再说了,现在谁看你的档案?谁管你档案里成绩得多少分?”“现在都是聘用制了,档案还有什么用?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档案。”很多应届毕业生如此反映自己的心声。
       据了解,这种“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社会上逐渐流行。很多高校毕业生只顾找工作,完全不管档案的去向,只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有人为图省事将档案拿在自己手中;还有工作若干年的人将档案放进人才交流机构托管后便“不闻不问”,每个月的管理费更是无人交纳。记者从我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获悉,目前在人事代理部托管的档案大约有4000多份。工作人员分析,这部分人多为个体流动人员。

档案关系个人前程
       档案真的“无用”吗?档案可以随意丢弃或者自己拿在手上吗?据市教育局就业办公室主任袁克祥介绍,档案一般包括履历表、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分配派遣证、见习期转正定级考核材料、奖惩材料、党团组织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其作为记录个人经历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
       小刘是因为档案保管不当影响了毕业,而房县李先生的妻子差点因为找不到档案丢失了工作调动的机会。半个月前,记者碰上专程从房县赶到十堰为妻子寻找档案的李先生。李先生告诉记者,1996年妻子从湖北中医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房县某医院,当时她以为学校会将档案调到工作地,自己就未理会档案去向。如今妻子想调动工作,可在房县卫生局、教育局都找不到档案。四处打听,他才在十堰教育局找到了妻子的档案,因一直未交纳托管费,李先生要取走档案必须交纳10年的保管费1200元。李先生说,交点钱事小,档案丢了事大,没有档案,妻子调动工作根本无望。   
       档案除影响毕业、工作调动外,还牵涉着工资定级、职称评定、养老统筹等,档案的丢失将给自己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还是相当看重的。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评价、身份等历史将不复存在了。

档案缘何不被重视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求职中档案价值被忽略、托管费用高、自谋职业不需要档案三大原因导致“弃档”人群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破产增多,用人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人们的就业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失业、待业、频繁跳槽已是常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只要合法赚钱就是就业”的观念深入人心,档案的价值逐渐被忽略。加之转档手续繁琐,导致很多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放弃档案。许多人视档案为“鸡肋”,甚至完全弃之不管。
       档案存档费高,也是导致不少人纷纷“弃档”的原因。经物价局核定,在市人才交流机构办理了人事代理手续且实行档案托管的,每年费用为300元。已经上班三年的小朱说:“毕业后学校将档案交给我,现在的单位不接受档案,我到现在一直自己拿着档案。如果把档案转到人才中心,每年还要交纳300元,太不划算了。以后恐怕我也用不上档案,何必浪费钱呢?”
       自谋职业的人也是“弃档”的主要人群。如今,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成普遍趋势,暂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将档案留在学校,自谋出路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将档案放到人才中心后置之不理。来十堰工作半年的小周说:“自从大学毕业后,我的学籍档案就一直放在学校,反正也用不着。很多同学都将档案留在学校,除非有正规的接收单位才想起档案,否则档案就永远地留在学校或人才中心。”
  
个人档案丢不得
       没有个人档案所产生的后果,在平时可能显现不出来,而一旦面临就业、升学、工作调动,办理各种保险、提前退休等各种社会福利待遇时,档案的丢失,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有时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袁克祥提醒“弃档族”应妥善处理自己的档案。
       据悉,市教育局可免费为十堰籍高校毕业生保管档案两年,两年之后按照120元/年的费用收取保管费,若找到接受单位,凭单位介绍信便可领取档案。市人才交流中心可为社会各类人群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包括管理人事档案、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办理职称等各种人事关系,收费标准为300元/年,若单纯档案托管为180元/年。


来源武汉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