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2|回复: 0

(档案)人事档案,不可忽视的“身份证”

发表于 2012-9-1 10:1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0628055057-0.jpg
我的档案在哪?

“你知道自己现在的人事档案在哪里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工作一年的李小姐一脸茫然:“单位或者人才市场吧?会不会在档案局?这个真不太清楚。”而在区档案馆网上咨询平台上,问询人事档案的高校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每年的毕业季,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脱下校服,怀揣着一份份简历开始了社会征程。他们在寻找着工作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最不被重视,却又是很重要的身份信息——人事档案,一个终身行影相随的另一张“身份证”。
人事档案与个人一生如影随形。丢失了人事档案,一个人在就业、晋升、调动、职称评定、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受到影响。
人事档案跟随我们一生,它在哪里安家?它到底有多重要?它在我们的工作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档案迟来考试已过
“如果当时不是因为档案的原因,我现在的状况也许就不一样。”陆晓伟每次想起两年前的人事档案事件,总是忍不住一声长叹。
因为人事档案没有迁来镇海,影响了正常户口迁移。折腾了8个月,事业单位考试落空不说,还影响了大半年的工作情绪,当初意气风发地从学校走出来,陆晓伟怎么也没想到人生第一个大坑竟跌倒在小小的档案上。
2006年夏,从兰州一所大学毕业,陆晓伟经历了天南地北不同城市的几次跳槽后,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镇海的一家事业单位。虽然只是企业编制,但只要坚持下来在这个单位干满两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陆晓伟就有机会参加单位的事业编制考试。冲着这一目标,陆晓伟工作特积极,休息时间经常翻阅一些考试书籍,一心为事业单位考试作准备,自信满满地等待着两年后的自己实现飞跃。
2009年下半年,当同一批进单位的同事们都在积极报名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陆晓伟却为迁档案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其实刚来镇海的时候,也想过迁档案和户口的事情,但想着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也就搁下了。等到我准备报考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才重新想起来,可为时已晚,档案来不了,就不能正常迁入户口,就不符合报名所需的当地户口的要求。”陆晓伟苦笑着说道。
那几个月,陆晓伟就是不停地打长途跑邮局寄证件,回忆起那一段日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时就觉得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南,只能一次次麻烦在兰州的同学帮忙拿我寄去的材料证件去当地人才市场办理,却好几次被告知缺这个材料少那个证件,来去折腾了好久,最后干脆就卡在一个环节上,档案迁不了。当时那个崩溃啊,一想到当年离开学校走得那么潇洒,压根儿就没把毕业、档案什么的放心上,原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整整8个月,最后在镇海区人事局的帮助下,陆晓伟总算顺利把档案迁了过来,只是最初心心念念的考试早已尘埃落定,他却成了一个郁闷的看客。“都怪自己不重视,觉得档案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学生而做的,没多大用处,毕业后干脆放当地人才市场了,无非就是每年要交一定的费用,结果是亏大了。再后来每次单位有新实习生进来,我都不忘和他们唠叨几句人事档案的事情,经验之谈呢,真不希望他们到时候像我一样。”

人生履历的依据
“人事档案真的那么重要吗?”李小姐的疑问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及态度。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重要。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它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相比陆晓伟,去年毕业的蔡小姐就幸运得多。大学毕业没多久,蔡小姐应聘到上海一家大公司,因为公司发展前景良好,实习期满后,蔡小姐就与公司签订了合同。可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蔡小姐因为家庭关系要回镇海,不得已辞了职。“当时如果直接走人也可以,可是档案就留在了上海,如果要迁回档案就意味着要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违约金。”考虑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蔡小姐最后还是支付了三千元的违约金,“如果以后要用到人事档案,再来拿还是要付违约金,而且分隔两地手续更复杂,还不如现在一次性弄清楚,免得到时候得不偿失。”
回到镇海后不久,蔡小姐成功应聘到一家国有企业,如果人事档案还在外地,蔡小姐的求职之路恐怕就没那么顺畅了。“幸亏没有成为弃档族。”蔡小姐很是庆幸。
“一般档案记录的这些材料能够为我们将来提供一些凭证和参考。在办理落户、出国、评定职称,或者办一些保险,乃至将来的退休等一系列事项中,人事档案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镇海区人才中心工作人员张磊向记者介绍了人事档案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那我的人事档案在哪里?要怎么查询呢?”意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后,李小姐不禁重视起来。
据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如找到工作,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可到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办理就业协议鉴证手续,毕业后,学校会把档案发往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
而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一般会把档案派遣回学生生源地,由所在地人事局接收,或者直接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张磊说。
毕业生也可以选择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一定要与人才中心多交流,以免造成信息不畅。
莫做弃档一族
随着社会的变化,劳动用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人事制度不断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从一而终、在一家单位工作到老的就业观念已经逐渐从人们的脑海中退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
同时,现代企业的用人观念也悄然转变。对急需的高端人才,一些企业不惜高薪挖来、唯贤是用。于是,为了方便省事,越来越多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另谋高就时,洒脱地扔下了人事档案这件穿了多年的“紧身衣”,做起了弃档族。
“工作三年,已经换了四五家单位了,现在回到自己家乡,弄不清楚自己的人事档案到底在哪里了。也想过把档案拿回来,不过我就怕麻烦,反正现在在私企上班,工作也还很顺利,人事档案用处不大,就不去想这些了。”说起自己的人事档案,小吴一脸轻松。
“弃档族本身就没有很强的人事档案意识,如果所在单位也没有人事档案意识,就会出现人档分离现象。”张磊介绍,目前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在个体或私企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单位不接受人事档案,他们自己一时也用不着,于是就不管不顾了;还有就是非本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也是目前在人事档案方面问题最多的群体,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或选择前往非户口所在地工作,他们往往就不再到有关部门办理人事档案移交手续了。
关于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问题,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工部副部长沈旭伟老师说起来颇有感触,他说自己做学生就业工作已经八年了,遇到最多最棘手的就是人事档案问题。因为大部分时间,学生们都看不到也用不到人事档案,自然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等到真正要用时方恨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他举了个例子。最夸张的是2003年毕业的一个学生,直到今年3月才来学校咨询自己的人事档案去向。还好就业时,学校对于每个学生的人事档案派遣情况都是有记录的,而且和各地人才中心联系密切,只要几个电话就能很快查到。应该是工作上有需要吧,不然又成为一份弃档了。
不过,能找到人事档案算是幸运了,有些人事档案因为学生没有及时报到,档案管理部门又没有管理好,就算知道在哪里有时候也不一定找得到,因为要在档案室找一份人事档案实在是太难了。”

让档案跟着自己走
在一些企业里,人事档案已不再像过去一样作为考察个人能力的标准,而且在人才自由流动的社会环境下,人事档案迁移的手续制约了这一趋势。
另外,各地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对档案仅限于“保管”这一低层次服务,无法给当事人带来就业或成长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导致人事档案日益不被重视的重要原因。
人事档案变成鸡肋,真的就可以不受重视了吗?张磊认为,人事档案记录着一个人的人生履历,既然存在着,就有着它的特殊使命。也许一时的贪图省事和不用心,换来的是一辈子的遗憾,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离开人事档案,不但少算工龄,而且在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还是相当看重的。
“应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让当事人意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张磊介绍,高校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学校会在一两个月内将档案寄往就业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应届毕业生可在宁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网上查询到档情况,如果是镇海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可到镇海人才网上查询到档情况。如果查询不到可与当人才中心联系或与学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联系,防止时间过长查询不到档案。
社会上也应该对人事档案有要求,所在单位应该时常提醒毕业生。如果人事档案不全、不知道在哪里的,那么至少有单位来督促他本人,查找到相关人事档案,不要让人事档案成为死档。
张磊表示,让人事档案跟着自己走是最好的档案保护。


来源镇海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