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杉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吃饭总是排在第一位。而做饭的地方——厨房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最初用旧砖块垒砌、油毛毡布搭顶的临时厨房,到如今窗明几净的整体厨房,松藻煤矿退休员工罗优明家中厨房的变迁,折射出建党91周年以来,矿区员工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
今年67岁的罗优明1967年退伍后来到了松藻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人,由于都是住单身宿舍,就一直吃食堂,一吃就是20年。1987年,老罗费尽周折,从矿上分到20平方米的二间平房,于是老婆和孩子们从农村搬迁到了矿区,虽然屋子很小,但全家四口人结束了二地分居的生活。二间房子,一间孩子们住,一间老罗夫妻俩住,没有厨房,老罗的卧室就兼厨房。老罗整了一个煤炉子煮饭,切菜时就在吃饭的桌子上切。每次煮饭捅炉芯时,老罗就把煤炉子提到屋子外面,尽量减少屋子里的煤灰,但煤炉里冒出来的烟气总是呛得全家人直咳嗽,老罗的床上也常常落满了煤灰。
为了改变这种生活,老罗决定把厨房从屋间里挪出来。为此,老罗常常一下班就去拣旧砖头。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他在紧挨房间的墙壁上用旧砖块修建了一个简易厨房,由于没有瓦片,屋顶是捡回来的废弃油毛毡盖成的。这个油毛毡厨房使用了不到一个月,屋子就让油烟熏得乌黑乌黑的,而且每逢下大雨的时候,屋里就下小雨。遇上刮风天,厨房四周墙壁上灰尘纷纷掉落,落满灶台和案板。老罗说:“那时候,看着都烦啊!”
1992年,老罗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出去工作了,家庭条件也好了些。老罗买来水泥、木料,对油毛毡厨房进行了翻修,从此简易厨房不再漏雨了,但是做饭还是烧煤炭。1993年,老罗家里安上了瓦斯气管道,一家人开始用瓦斯气煮饭,结束了烧煤炭的日子。
1997年,公司为职工修建住宅楼,按照规定,老罗分到了一套新房。1999年,老罗喜迁新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老罗把厨房装饰一新,安装了整体厨柜,地上铺上地板砖,灶台铺上了瓷砖,还安上了抽油烟机。站在窗明几净的厨房里做饭,老罗的心里别提多高兴。近几年,老罗的厨房里不仅添上了电饭锅、电磁炉,而且还买了一个微波炉。老罗感慨地说:“从最初的油毛毡厨房到现在的整体厨房柜,家里家外都在变,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