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1 21:59:53
|
查看全部
美国军方上周透露,美国将在东亚扩大“导弹防御系统”。有美国媒体也透露,美国计划在日本南部岛屿部署预警雷达,并准备在“东南亚某国”、“很可能是菲律宾”部署第三个X波段雷达,从而扩大美国的东亚“导弹防御系统”。一些美、日、俄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在东亚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朝鲜导弹计划,但更真实、更深层的意图,则是“针对中国”。
自2010年美国明确“重返亚太战略”后,进一步加强与亚洲“盟友”的安全同盟关系,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柱。8月初日本防卫相森本敏访美时,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强调了“美日同盟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石”。而在中日领土争端上明里暗里偏向日本,则是美国进一步利用日本这一桥头堡的务实选择。对于日本而言,因其在亚洲与中国、韩国、俄罗斯都有领土争端而倍显孤立,付出一些代价得到美国的支持,也是其必然选择。这些代价,包括不顾日本民众的反对在冲绳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上对美让步、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美国“鱼鹰”运输机,等等。
涉及领土争端美国采取多重标准
刚刚卸任不久的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事务高级主任贝德曾对本报记者指出,美国卷入亚洲领土争端,“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这将使美国陷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之中,不符合美国利益。这也是为什么美官方一再强调在亚洲领土争端问题上“不选边站”的关键原因。
不过,这并不妨碍美国暗中执行多重标准。在钓鱼岛争端上,美国暗中偏袒日本。但面对日韩之间的独岛(竹岛)争端,美国就非常低调,绝对不偏不倚。因为日本和韩国是美国在东亚的两个盟友,美国任何带有倾向性的表态,都将可能损害美日、美韩同盟关系,进而影响美“重返亚太战略”。
同样,在南海领土争端中,针对菲律宾、越南不断的挑衅行动,美方不做任何表态。但当中国依法设立三沙市及三沙警备区后,美国国务院立即发表声明,称南海地区的“对抗性言论、资源开发分歧、胁迫性经济行动、包括使用障碍物阻止进入黄岩岛周边事件不断升级,特别是中国提升三沙市行政级别,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建立一个新的警备区之举,有违通过外交合作解决分歧,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升级风险”。这种指名道姓的声明,在国际外交实践中是不多见的。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智库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指出:“美国仅仅针对中国而没对其他国家进行批评,中国的观察家们因此认为,美国已经站在反对中国的一方。这样不公正的表现,削弱了美国所宣称的基于国际法的原则性行事方式。”
包道格认为,如今的南海,并非二战时期欧洲的“苏台德地区”,无需抵御侵略,无需反对“绥靖政策”。中国并没有将其外交政策军事化,长久以来,中国也没有这种企图。而中国的邻邦也并非消极软弱。同时,中国与这些邻国在贸易、投资以及其他领域开展着更富建设性的合作,并没有受到这种争端的影响。而且,美国在南中国海的直接利益实际上是有限的。美国在该区域没有半块领土主张。美国企业和公民现在也并没有面临风险。
因此,包道格认为,美国只需坚持其早已阐明的原则性立场,拥护一套对南中国海的各主权争端方及受影响国而言均公平的程序。为此,美国政府需要维护其公正的立场,并避免此类受误解的国务院新闻声明再次发生。
安微广播电视台 本报华盛顿8月31日电驻美国记者杨丽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