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涨薪与敬业关系不大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成为了众多企业未来增长的关键战略市场,而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也推动了中国薪酬市场继续走高。全球管理咨询企业Hay(合益)集团昨日发布的《2012中国市场薪酬预测报告》指出,今年中国公司薪酬增长9.44%,但员工的敬业指数却创下新低。(8月31日北京晚报)
涨薪固然让人高兴,但涨薪能否激发员工工作干劲?特别是员工的敬业度,我看那就未必了。涨薪是企业员工“齐步走”,而不是给谁涨工资,给谁不涨工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导致“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锅饭局面。比如:我们单位在上百万大机组时,全公司员工都加了一岗工资,于是有员工说,人人都涨工资,还是等于没涨工资;还有的说加了工资总比不加工资好;还有的说现在物价持续上涨,我们工资就应该上涨了,等等,总之,人嘴巴两块皮,怎么说的都有。
因此,笔者认为,涨薪只能说企业关爱员工,而不能作为激发员工敬业的主要途径。涨薪与敬业关系并不大,敬业者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敬业者是对自己尽善尽美的职业追求,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敬业者从特性上讲,他们始终有种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思想境界,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始终处在“不用扬鞭奋蹄”状态。
当然,敬业并不是嘴巴说说而已,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靠一时冲动或是朝三暮四的行动,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作为企业员工就是要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要有种“不干则已,要干就一鸣惊人”的吃苦精神、认真精神、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好角色,干出精彩。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马马虎虎不能强国富民。早在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精神。
现实工作中,工作得过且过、干活马马虎虎,总认为自己的知识够用就行,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苦,有点时间不是钻研业务技能,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于是,在娱乐场所疯疯傻傻、生龙活虎,小点子、小把戏多得很;在企业攻坚克难钻研技术难题时只是干瞪眼。结果在岗位上毛毛躁躁出纰漏、敷衍塞责造损失的人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每年工作业绩平平,没有新突破,没有新气象,企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怎能有好转呢?所以,笔者认为,仅靠涨薪来激发员工们的敬业精神还是不行,还必须在构建 “团结、拼搏、求实、奉献”的 企业文化内涵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企业团队精神,让员工始终怀着一种感恩的心立足岗位、勤于奉献;让员工始终安心企业、扎根企业,着力营造“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快乐”良好氛围,让员工真正把企业当成终身可以依靠、可以托付的工作家园、生活家园、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