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思路变 经营活 石壕矿:“不增不减”化“招工难”于无形 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 李国瑞
人多力量大,在人们潜意识里,干活哪有嫌人多的?然而,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却出现了班组嫌人多、往外赶的怪事。带着疑惑,9月7日上午,笔者来到该矿人力资源科一探究竟。
“还不是煤市萧条惹的祸。”人力资源科科长冯文友苦笑着说,从4月开始,煤炭行业出现拐点,全国库存剧增,价格下滑,开始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受大环境影响,矿井技改扩能项目因劳动力不足,处于半停工状态。
“现在有很多农民工返乡,完全可以去招工嘛。”
“其实我们早在危机未来临之前就开始外出招兵买马了”,见笔者一脸茫然,冯科长接着解释道,由于矿井受地质条件限制,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待遇偏低,大多数人不愿到矿井上班,出去3次才招了20人,离招工120人的计划目标相差甚远,面对基层班组日益高涨增加人员的呼声,矿经过研究出台了一条新规定,凡今后各基层班组新增人员,一律不增加新增人员的工资,因退休、调离或开除等因素减少人员的工资也不从工资总额中扣除。
“换句话说就是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一旁的办事员黄扬怕笔者听不懂,对新规定进行了精辟的总结。
“这样做不怕打击班组积极性吗?”
“恰恰相反!”冯科长说, 自从新办法实施以来,不仅基层班组要求增加人员的呼声不见了,不少班组还主动请求减人,一下就把120人的招工计划空缺给补上了。说起收获,冯科长似乎也有点意外。
……
“减人意味着就要增加工作量,班组员工难道不明白吗?”为解开心中谜团,笔者又急匆匆赶往主动减人最多的采煤一队。
得知来意后,书记陈平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矿与连队虽然实行的是吨煤计件工资结算,但吨煤单价是根据年初定员定编情况就确定好了,中途增加或减少人员,单价也要随之增加或减少,原来的工资分配模式实质就是增人增资,减人减资。在工资与人员成等量变化的关系下,班组当然希望人手是越多越好。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新规,却让工资与人员数量构成了落差:多要人,工资总量不变,反而还要从工资总额中支付新增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粥少僧多,而减人,就形成了粥多僧少的局面。
“这道简单的数学题班组员工人人都会算,为了多挣点钱,班组往外‘赶’人也在情理之中。”陈书记说。
“可人少了,对班组安全生产有影响吗?”
“这个你大可放心!”陈平说,采煤一队原有两个生产班,一个检修班和一个打杂班,共计137人,现在精减至95人,减下人员的工资直接让现有班组员工每月人均增收980元左右,班组员工主动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队目前还未出现一例违章和受伤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