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2|回复: 2

[小说 报告文学] 《生子》

发表于 2012-9-10 19:02: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娘,你吃过没?我在包头,刚吃过。”关上包间的门,耳边的吵闹声渐渐远去。多年来,生子养成个习惯,无论工作多忙,每到晚饭后都要给娘打个电话。
   “哦,吃了。 又出差了。昨天不还在西安吗?”
   “对对对,今天到内蒙开会,在这有个项目,晚上当地政府安排的。”
   “既公家的人,做事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记住娘的话!”
    七个孩子
    生子爹兄弟三个姊妹四个。那年,生子奶说,孩子都8个月了,给起个名吧。生子爷没上过学,一辈子在土坷垃里刨食,随口说了一句,就叫怪吧。三年后,生子爹与生子小叔相继出生,生子爷每日只顾上山下湖的劳作,哪有心事琢磨名字的事,后来,生子爹兄弟三个的名字连起来就叫“怪物群”。
    三换亲
    解放后,生子爷带着三个孩子跟大户人家做短工,大怪、三群分别讨上了媳妇,生子爹二物天生笨拙,进不了学堂,只有跟生子爷后边干农活。转眼30多岁了还光棍一条。生子奶着急了,央求左邻右舍的婆姨给二物张罗媳妇的事。土地承包到户第二年,南庄上的牛行人老葛找到生子爷说,后山的表姑娘与河西的一户人家要撮合三换亲的事,你回家商量一下。三换亲是旧社会的一种陋习,就是张三李四王二三家分别有讨不到媳妇的光棍,经说事人撮合,一家配一个闺女,达成婚约。就这样,生子爹在34岁那年娶了生子娘——河西一黄姓人家的闺女。
    一本字典
    为延续烟火,二物接连生了第四胎才见一个带把的。二物没文化,二物媳妇娘家兄弟姐妹6个,就一个女娃,二物媳妇就有了上学的机会。所以,后来生子没到上小学的年龄,二物媳妇用省吃俭用的钱提前跑20里外的集上给生子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在那时候,只有小学校老师才有字典,农村孩子根本没见过字典。生子成了村子里第一个有字典的孩子。
    一场车祸
    吃饭的多,劳力少,眼瞅家家户户都添置上了牛马骡驴,二物家还用人力拉板车运输。每到麦季子,二物弯着腰在前面斜挎着绳拌,生子娘与四个孩子在后边搭把手推。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一家人倒过得有滋有味。天有不测风云,生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年,二物在去县城打零工的路上出了车祸。处理好二物的后事,生子娘咬咬牙说,摔锅卖铁也要功生子上学。生子争气,从小学到中学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寨子里说,二物老坟地冒烟了。生子上高中的时候,虽然改革开放农村条件好多了,但生子娘一个寡妇家带四个孩子也不容易。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乡下人讲究家族势力,家里穷或缺少劳动力的户常常受人欺负,族里的几个叔伯,仰仗着家里劳力多,生活中免不了趾高气扬,生子娘脾性刚硬,自己再多的苦再多的泪从不在孩子们面前提。越是这样,生子越是内疚,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出人头地。   
    五十与五
     刚考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实在没借着学费,生子与母亲怄气,自个离家出走,最后跑到四十里外的小姑家借来50块钱,缴了两个学期的学费。生子出走那几天,生活再苦再累都没有流过泪的生子娘哭了。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那天,生子娘说给生子听,生子也第一回在母亲面前流泪了。高二那年,有一次,生子不小心弄丢了5元钱。生子知道,5元钱可是两天的伙食费,也是娘与姐姐们在土地上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第二星期,生子每天吃馒头就咸菜,硬是把一周15元的伙食费缩减到10元。高考前一个星期,生子因为贫血晕倒在图书馆了,有人要打电话通知生子家人,生子连连摆手。生子说,为了让自己上学,三个姐姐相继辍学在家,大姐十七岁就跟人家一起到广东打工去了,为能省点路费,大姐两年才回一次家。再者节骨眼上,不能再给她们添麻烦了。
    十六年
    大学、研究生、出国深造、国家公务员、部门领导,转眼十六年过去了,生子的事业进入人生的巅峰。出息后的生子,不忘千里之外的老娘。每次来,生子娘家都围满了前来串门的街坊邻居。大官、属国务院领导,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想看看山村里飞出去的金凤凰。黑头棉鞋灰大袄,黑边眼镜笑哈哈,官越做越大,生子也越来越低调。进寨子从不坐车,见了房前屋后三叔二大爷依旧会握手拥抱,递烟对火。这是娘的给生子下的死命令:咱的根在黑石寨,无论走到哪,不能忘本。
    三爷
    沟前的三爷,头脑活络,为人好计较,文革时做过造反派头头。经济搞活开放后,三爷开了一家批发部,在寨子里混得算是不错。平时仗着自己家有四个儿子谁的账都不买,名声颇差。有一年,为了地墒沟,与生子家吵架,经多人调解都没谈拢,最后还是多收了生子家一陇麦子。生子三个姐姐要到三爷家闹,生子娘知道孤儿寡母的不容易,拦了下来。这事在生子印象中极为深刻。生子每回来探亲,看着来来往往的乡邻,三爷犹豫了几次,始终没进生子家的门。去年,听说生子回来了,三爷拄着拐棍颤巍巍的来到生子家,给生子妈赔不是,小时候的艰辛一幕幕闪现,生子只顾抽烟,眼都没看三爷一眼。是娘捣了生子一把,生子才把三爷让进屋。那天晚饭,三爷在生子家吃的,生子喝多了,握着三爷的手说了好多陈年往事。也在那一年,生子第一次在三爷家吃了一顿饭。第二年,三爷去世。三爷的家境逐渐衰落。去年,大儿子得了癌症,生子听说后,向家里寄了8000块钱,让母亲捎去。
    四姥爷
    前年秋后,四姥爷去世。生子出国去毛里求斯考察,听说后,生子辗转几次飞机两天两夜没合眼,硬是在四姥爷下葬前见了他一眼。四姥爷仗义,对生子一家有恩。生子小的时候,没少照顾生子娘几个。考上研究生那年,还差3000元学费。生子去三爷家借钱,三爷吸完一袋烟,不紧不慢的拿出700元。生子拒绝了。第二天,实在没有办法的生子骑自行车带着娘去四姥爷家。四姥爷二话没说,带着生子来到村长家,说咱寨子里人老几辈子就出了这么一个文曲星,二物家孤儿寡母的,求你帮个忙。村长说,我家也就2000元都拿去吧。四姥爷回家把几个儿子叫来,凑够1000元。生子听娘说,四姥爷出门打零工,第二年就把村长的钱还上了。生子参加工作后,把借来的救急钱加倍还给了四姥爷。每次回老家,生子都会给左邻右舍带一些礼物,四姥爷的那一份每次总比别人多。四姥爷入土后晚上酬劳饭,孝子谢客后,生子拿着提包,给帮忙出殡的乡亲每人发两包软中华。这事,在十里八乡传了好一阵子。
    “知道的,娘,你晚上吃的啥?”
   “今天你小姐来了,买了一副鸡架子,中午做了一半,还有一半放冰箱里了。鸡架子炖茄子香着来,中午剩下的晚上我又热了一下,一个人吃不多,再做也浪费。”
   “存折里不是刚打的钱吗,留着干啥,想吃啥就买,我常年不在家,你得好好照顾自己!”
     鸡架子,城市肉品厂淘汰的鸡的骨架,因还有一些肉,贩卖到乡下。学校每次放假回去,母亲都会买一些做给生子吃。啃着稍带着鸡肉的鸡架,生子都在疯狂的想,鸡骨头上要是粘点肉就好了。刚提为副市级的生子,想想乡下的老娘还在啃着鸡架子,一股热泪夺眶而出。
   “打包,没吃完的统统带走。”生子擦了把泪,朝有娘的地方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返回包间,把酒桌上刚散开的人全部叫住。
   “李司长,这……”
   “服务员,打包。”一看生子态度坚决,手拿着3000元账单的张秘书,酒醒了一大半,连忙端起几盘没动筷的大菜往方便袋里倒。
   “都打包了,李司长,你看怎么处理?”
   “把车开过来,送给路边那些要饭的。今后,这就算咱们内部的规定吧!”
     四辆车,十个人,跑了两座立交桥六条马路,忙乎了大半小时,终于把剩饭菜一一交到流浪汉手中。
     往返宾馆的路上,一向失眠的生子斜靠在车座椅上呼呼睡着了。那一刻,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睡得那么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22:36:38 | 查看全部
不错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1 00:21: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