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杨其忠
陈正银是松藻公司运销部的一名装车工,今年54岁,他放弃住院治疗忍着病痛返回到装车工的岗位上,妻子埋怨他,工友不理解他,老陈却淡然的表示自己还能坚持。
拖着病痛,请缨上岗
8月的天气酷热难耐,松藻运销科党支部书记唐坤禄在值班室内来回踱着步,他担心着煤仓下的42辆车能不能正点的装好准时发运。“装车班有3人生病休假,怎样安排都显得人员不足。”焦急使他额头上的汗珠更加密集。
“唐书记我回来上班,给你雄起。”门口传来陈正银熟悉的声音。
“你安心治病哟,少来添乱。”唐坤禄知道陈正银的腰椎部患有骨质增生正在住院治疗,认为陈正银在和自己开玩笑。
陈正银却来劲了,“你看,我已经好啦。”边说还边弯腰证明身体已经康复。
“眼下正是炎炎夏日呀,别人都想方设法休息,他却主动要求上班。”唐坤禄被眼前这位两鬓染白的员工感动了。
唐坤禄哪里知道,陈正银的病痛并未痊愈,他从班长那里知道现在上班人手紧缺后,用回家休养的理由骗过医生偷偷跑回来上班了。
面对不解,淡然待之
9月2日,笔者在2号煤斗控制器前看见陈正银,他带着口罩,脸上黢黑,正双手灵活的按动按钮操纵着煤斗开关。
装好一批车辆后,陈正银和工友一起,拿着掏耙跳进车里平整煤炭。每一次弯腰平煤,就会有几颗汗珠滴下。
掏煤过程,笔者发现陈正银有几次短暂的停顿,那一刻,他脸上沁出了更多的汗水。笔者明白,这是他腰部疼痛所致,几十辆车装完要6个多小时,陈正银又要忍受多少次疼痛的折磨?
“大热天的,别人都想在家休息,他到好,有病不住院,偏偏跑来上班。”工友对陈正银的做法感到不解。
老陈这样做,妻子心里更加痛惜。“你不要命了呀,等身体好一点再去上班嘛。”妻子的话中带着责备和疼爱。这时,陈正银总是陪着笑,说自己的病不严重,还能坚持上班。
困境之下,真情付出
陈正银为什么会做出这有悖常规的举动?
陈正银说得十分质朴,“自己没念多少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我明白,‘锅里没了,碗里也不会有’的道理。”他说,听过单位多次形势教育后,自己清楚了单位现在面临的困难,自己也想做点贡献。
面对妻子的责怪,陈正银也十分坦然,“骨质增生要靠长期吃药和理疗,一时半会儿也治不好,人手紧张的时候,我不能在家里呆着。”老陈告诉笔者,妻子是因关心自己而责怪,通过和她交谈,现在妻子也支持自己了。
老陈也没把工友的不解放在心上,“他们怎样说,这是他们的事。只要自己知道在干什么就行了。”
今年以来,公司遭遇煤炭销售低迷的严冬。困境之下,“锅里没了,碗里还会有吗?”多么质朴的语言,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陈正银强忍腰部骨质增生的病痛返岗上班,用自己的付出为公司这口大锅添米加油,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