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经营,立足市场谋绩效
  李健勇 陈欣
     9月7日,笔者来到了江西新钢集团第一炼铁厂9号高炉工长值班室。班长黄永华正在打电话,旁边的当班副工长王艺淞忙着做记录,笔者仔细留意了一下,发现不仅有原燃料成份数据,还有原燃料的价格。 
    “你们这是用来做经济技术分析用的么,以前好像不需要价格这一项吧?”黄永华一打完电话,笔者就问到。
    “是,以前我们开展经济技术分析时,只考虑产量、吨铁耗焦量、工序能耗等,只需要分析高炉的技术操作,但现在我们不仅要在提升高炉技术操作上想办法,还要在降低配矿成本上下功夫。”
    “降低配矿成本就要降低高炉入炉品位,就会伴随着产量下降、吨铁耗焦量上升,这岂不会得不偿失?”笔者不解地问到。
    “入炉品位下降,高炉技术指标方面肯定是会受到影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精心经营、善于算帐,总的绩效还是有提升的空间。像我们高炉以前的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型高炉中都是位居前列的,可吨铁成本却较国内平均水平还不如,而现在高炉技术指标虽然有些退步,可吨铁成本下来了,企业的绩效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你肯定对技术指标下降成本指标反而变好很难理解吧,”看到笔者一脸的疑惑,黄永华笑着说,“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想让高炉炉料结构相对稳定一些,没想到有意外收获。”
    据黄永华介绍,今年5月份,市场形势持续恶化,进厂原燃料质量和数量不断波动,使9号、10号两座大高炉操作调整频繁,并影响到高炉炉况顺行度。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作为开炉时间更长、操作技术更加成熟的9号高炉工长班,向厂里主动提出将质量相对更好的原燃料让给10号高炉,他们使用那些相对更差一些的原燃料,从而使两座高炉炉料结构均相对稳定。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操作,炉况的顺行度是保证了,但产量还是有所下降,吨铁耗焦量也上升了一块,正当他们认为绩效指标肯定完不成时,技术部门测算出的结果却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不仅吨铁成本完成了,而且绩效指标比上一个月完成的还要好。
     原来,由于他们所用的矿石品位更低,价格也更低,基本抵消了耗焦量上升带来的影响,吨铁成本有所上升但还是完成了,而由于产量减少,炼出的铁水全部被炼钢单位消化,大大降低了铸铁成本,而且铸铁块本身较外购生铁块就没有价格优势,所以绩效指标比上一个月完成的还要好。
    意外的收获让黄永华和他的组员们对绩效指标核算产生了浓厚兴趣,也看到了进一步提升班组绩效指标的希望。
    “通过近3个月的摸索,我们找到了在不同矿石品位、价格和不同焦炭价格下实现吨铁成本最低的配矿结构,并通过与外购生铁块价格对比,合理控制产量规模,就能够实现绩效指标的最优化。可以说,通过立足市场形势变化来谋划绩效指标提升,就是我们班组的经营思路。”黄永华有点自豪地说。
    笔者感言:班组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如果班组能够立足于市场,学会经营,学会算成本帐,那将会是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最有效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