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104期文字稿)
“一”节约成就降耗增收
■王泽水
在纺织市场外销不畅、内销低迷的严峻困难形势下,山东宏诚集团公司36个主要生产班组,以变应变,果断出手夯基础、练内功、强技能、出精品等诸多措施,凭借自己的绝招绝活,抵御 “严冬”,营造纺织“春天”。然而,与众不同的纺纱班不是与众班组共挤一座“独木桥”,而是独辟蹊径,在过紧日子里经营起了“一”节约。
“适应新形势任务的要求,我们要在班组中深入开展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两棉、一滴水、一张纸等的‘一’节约活动。‘一’字虽然跟生产比起来微不足道,都算是九牛一毛,但其责任却重如千斤。它表现的是不仅要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更能让抵御“严冬“过紧日子的思想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9月12日3点10分下早班时刻,在纺纱班召开的班后会上,班长伊玲玲作着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听了班长的工作安排,班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算起了“一”字节能账:“就拿咱们班的电脑来说吧,每台电脑1小时消耗1度电,如果每天8小时中有4小时不用电脑,关机后就能省下4度电。全公司有36个班组的微机每天就是144度,一度电按0.6元算,每天就是66.4元。一个月就是1892元。”“我认为节约用棉量是大头,如果1台细纱机每天节约一两棉,车间总共142台就能节棉14.2斤,1两棉按现值0.95算,班组每天就能节约134.90元。”班员们看着算出来的数字,不由得大吃一惊,人人都感到了 “一”节约的无比重要性。
纺纱班员工把抵御“严冬”过紧日子的思想抓大不放小,从小事入手,算好“一”字节能帐,越算心里越亮堂。原来,班里经常出现辅房、更衣室“长明灯”、班长室“长开机”、洗手间“长滴水”等现象。现在节能降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坚决消灭“长明灯”、“长开机”,杜绝“长滴水”,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机停、人走水关,全员自觉主动地从源头上、细节上开源节流,逐步打造出了资源节约型先进班组。据统计,仅8月份该班组通过降低水、电、用棉量等能耗成本,为企业增加效益6000余元。
笔者感悟:当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冬”时,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班组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站出来,助企业应对危机、自觉担当,并用“一”节约行动聚少成多,降成本增效益,化解经营风险,这就为企业化“危”为“机”走出经营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造了基础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