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8|回复: 0

“老孔在,凡事都能成”

发表于 2012-9-17 10:48: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走进国有企业】“老孔在,凡事都能成”
——记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锦屏电站项目经理孔凡成


本报记者 刘静 本报通讯员 王利 伍振    在四川大凉山曲折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建设中的锦屏水电站。
锦屏水电站,我国第三大水电站,“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有着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工隧洞群,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这一阵,老孔比以前更忙了,因为“9月20日一号引水隧洞就要初验了”。以前见过老孔的同行记者说,他比两个月前更黑更瘦了。
老孔,全名孔凡成,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锦屏电站项目部项目经理。记住他的名字很容易,只要像很多人由衷说过的那样念一遍就行——“老孔在,凡事都能成。”
“只要努力,我不后悔!”
每天早上7点10分,锦屏电站项目部的会议室就热闹起来,各部门负责人会雷打不动地进行例行的晨会。来到锦屏水电站工地的7年,项目部负责人孔凡成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
58岁的老孔,在工作中的严厉是出了名的。自从1972年参军成为铁道兵以来,老孔参与了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从铁路隧洞打到公路隧洞再到现在的水电工程隧洞,从40年前依靠人力打通四川大巴山隧洞到如今采用世界先进的全断面掘进机打通锦屏引水隧洞,他一生的全部时间都跟隧洞工程联系在了一起。
在锦屏电站,至今流传着一个形象的说法:第一批建设者是爬着进来,第二批是走着进来,第三批是坐车进来。而老孔就是第一批爬着进来的建设者。
2005年,老孔临危受命来到这里。开工初期,电站施工环境十分恶劣,高山飞石,几乎所有前期进场的车辆都被石头砸坏过。没地方住,老孔就带着大家住在刚开挖的隧洞里,甚至是隧洞边废弃的羊圈里。
起初,他们只中标了一个投资1700多万元的一级电站的交通洞,但老孔没有丝毫懈怠。
没过几个月,由兄弟单位施工的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牦牛山隧道遭遇塌方,处理了两个多月,隧道却没有丝毫进展。这条公路是锦屏电站的生命线,紧要关头,业主找到了十八局,请老孔接手。
那天,老孔巡查至隧道坍塌掌子面,副经理乜庆云正在此。老孔说:“我们用一根长竹杆‘探路’进去,出来不到5分钟,里面塌了。”
危险和困难没有吓倒这名老铁道兵,老孔带着大伙儿整天泡在隧洞里,不断摸索、优化治理大塌方的方案。最终,他带领的队伍用最短的时间将近20米的塌方段打通,还奇迹般地创造了月进尺274米的成绩,提前17天打到了分界线。
老孔说,辛苦都不算什么,最危险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涌水和岩爆。尤其是岩爆,它的发生没有任何征兆且破坏力巨大,严重的可测到四级以上的震级。
2010年2月,锦屏二号隧洞出现罕见的强岩爆,巨大的冲击波造成了正在作业的大型设备报废的严重后果。就在大家惊魂未定的时候,老孔就第一个赶到了现场。
“强岩爆、极强岩爆我都得在现场。我个人不能说不害怕,但是已经习惯了,是一种责任。”老孔告诉记者。施工中,大小岩爆老孔已经经历过了上百次。
2010~2011年,孔凡成连续两年成为锦屏电站所有参建单位中唯一的“金牌项目经理”。现在遇到问题,业主咨询完专家后,还要去问问老孔的意见,“老孔是锦屏水电站按时发电的底气”。因为在锦屏水电站工地干得出色,锦屏管理局领导曾两次专程去天津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机关表示感谢。
“不管干什么,只要努力,我不后悔。”老孔觉得,“首先要把事情做好,时间长了最终人家会认识你。”
“为了什么?为了职工!”
在锦屏的7年,孔凡成除了回单位参加会议外,很少休假,一门心思扑在工地上,几乎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辛辛苦苦最终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职工!”这是老孔始终恪守的价值追求。
在锦屏水电站,老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家长”。“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把人心凝聚在一起?要靠平时的所作所为,也靠对职工的关心。因为关心是相互的。”老孔认为。
“有孔经理这样的好领导,跟他干一辈子也愿意。”锦屏水电站工程计划部卢小刚说。卢小刚的父亲此前患上癌症,老孔得知后立即组织项目职工捐款援助,带头捐了5000元,并亲自将钱送到卢小刚手中。而当职工宋清义查出患肝癌,又是老孔第一时间掏出1000元钱进行慰问,并号召项目部职工捐款……
对待农民工,老孔更是关心。
项目部的财务部长魏晓明告诉记者,每个月农民工领工资都比项目部的人早。如果老孔许诺,当天提前完工1分钟奖励8块,两天内财务必须到工地上找当事人面对面签字结算,绝不拖欠。
老孔还经常到工地上给农民工开会,让他们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尊重他们的知情权,他们才能真心跟着我们干。”老孔说。正是由于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让老孔的项目从来就不缺工人,更不缺好的工人。
“老孔用瘦弱的身体支撑起企业的一份重重的责任。”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郝趁义感慨地说。
老孔长期担任项目第一负责人,手中支配权非常大,多的时候一天经手上千万元,从没有出现过问题。在锦屏水电项目,很多人看好老孔手中大大小小十几个项目,有的想分包工程,有的想供应设备和物资。但他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搞个人说了算。
“这么做,职工才能信得过。”老孔的话很朴实,“最好别让制度约束人,而是要职工自觉去做。”
“跟着孔经理,累一点不假,但真过瘾!”有分部经理私下这样告诉记者。
有人甚至用“纯洁”两个字来表达在项目部的感觉——在当下,这实在是一种非常高和非常难得的褒奖。
“工作那么负责,但对我一点都不称职”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锦屏电站的头号控制性工程一、二号引水隧洞施工正按计划进行时,老孔的老伴却被查出得了乳腺癌。
说起这事,老孔不停地抹眼泪:“第二天我家属做手术,我头天才到医院。接到她电话的时候我哭了,太难受了。不说这个了……”
而就在老伴手术后的第7天,老孔的身影又出现在了锦屏大山上。现在老伴已经做过20多次化疗了,几乎都是独自一人去的。
“我常跟他说,你工作那么负责,但对我一点都不称职,我生这么大的病都不给我做顿饭。”面对“不顾家”的老孔,老伴有些“抱怨”。老孔说虽然担心,但他能做的也只有给老伴打电话。
老孔兄弟姐妹8人,但除了他之外都是地道的农民。多年来,兄弟姐妹们不仅没从老孔那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还要替他在亲戚朋友面前“背黑锅”挨骂,说他不近人情,不通情理。
工作40年来,老孔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等诸多荣誉。
“孔凡成同志看重自己的责任,视企业的信誉如生命。”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说,“这种由内向外的责任感、使命感,正是新时期铁道兵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现在,老孔只要一闲下来就会给家里打电话。他告诉我们,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圆满地完成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项工程,退休后和老伴团聚,好好弥补他40年来对家人的亏欠。
来源: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