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们对“圈子”一词并不陌生,这种自发形成的,以感情、习惯、喜爱和相互依赖来满足不同心理需要的群体越来越被看重。圈子内的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目标和共识,或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而“职场圈”更像是一个无形的场,人脉、信息、经验、秘籍都可以分享和共享。办公室里,员工有员工的圈子,领导有领导的圈子,不同圈子的质量、你在圈子里的角色等对每个人职场发展影响不一。进不进圈子、进什么圈子,关乎你长期的职业曲线怎样描画。
同事圈子:主动参与积极响应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合群’了。”晓玲在公司做企划工作,性格内向,总是不太习惯与别人打交道,她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办公室里的“透明人”。上周,一位同事过生日,其他几位同事招呼大家下班后一起吃个饭,同事们都凑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看着同事们聊得热火朝天,晓玲却被晾在了一边。“我也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可就是张不开嘴。”无奈之下只好可怜巴巴地坐在边上看着。下班后同事们有说有笑地准备一起去饭店,顺便买礼物,却始终没有人来招呼晓玲。纠结了好一会,最后晓玲还是硬着头皮追上一位同事,勉强摆出一张笑脸跟大家一起走了。“其他同事讨论的话题,总感觉我参与不进去。想加入他们,又怕聊不到一块去。”对此,晓玲很苦恼,“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愿意跟我说话,我也不好意思张口问他们。”
晓玲回忆,刚到公司时,同事聊天或聚会还都带着她,问她去不去,因为当时跟大家不熟悉,放不开,不太好意思参与,所以总找借口推脱。“也许大家以为我不愿参加,后来就很少叫我去了。”渐渐地,晓玲发现,连开会时大家也总是忽略她,很少问她的意见了。以前是不好意思说、不愿意说,可现在想说了,反而连开口的机会都没了。“我总是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拨’的,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我呢?”对此,晓玲非常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