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菏泽市曹县某国有公司的15名员工要求涨工资,公司负责人先是认定两名员工代表撺掇其他员工,影响大家正常的工作,将两人停职,其他13名员工向公司提出恢复两人工作的申请,也因此失去工作。(《齐鲁晚报》9月11日)
我从一名企业员工的角度上分析这个问题,觉得不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应当坐下来,好好商量,毕竟是一家人嘛。既是谁的话语过分一些也能理解,“钱嘛?真金白银!”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企业有企业的难处;白面白菜都涨价,干活挣少了,难养家,员工也着急。但真的没必要因此事大动干戈,非要走到对立面,把挺好的事情弄砸了,弄不好还得上法院。最后,外人谁说了也不算,还得当事双方回来解决。
在更换企业后,员工大都是抱着能够涨工资的想法,这是最正常不过的,这也正说明,员工们对新企业充满着希望,企业也答应了要求,说明企业也想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把激情投入到新企业的生产当中。按理说,企业也当根据效益情况,能涨多少就多少,温暖一下员工的心。
举个例,我们铁路前几年也进行了生产力布局调整,两家企业合并之初,工资收入差距也不小,此事关系到员工们切身利益,人心混乱,说三道四。企业非常重视,经过调查,很快制定出原则:“就高不就低”,涨多涨少不一样,但人人都有份。这让员工们非常感动。由于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合并后续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新企业安全生产、职工队伍稳定,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企业答应了而后没有兑现,企业有企业的难处。这样的难处也许使企业收益不如当初想像的好。企业不能兑现涨工资,无论如何,首先是企业的错。企业应主动地召集员工代表,说明问题原委和解决方案,征求员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求得他们的谅解,他们也好回去做员工的工作。我想员工们能够通情达理,也愿意与企业抱团取暖,共度难关。
员工们涨工资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加之对新企业的管理的不信任,少数员工组织部分员工找企业。我想可能在对话过程中存在不理性的行为。导致企业一怒之下,让员工停工。员工们也要反思一下,你有涨工资的诉求权利,要有正确地渠道,要做好策划准备,听听企业的解释,表达出你的理由,陈诉厉害,而不是口头上的争吵,甚至强硬地采取不当的举动。
问题闹到现在,对谁也不好。希望双方尽快坐到一起,一杯热茶,一包瓜子,一派愉快气氛来谈这件事。或者先放放这事,谈谈员工的生活问题,企业经营问题,找到共同点,取得共识后,再谈钱的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一家人有事好好商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企业兴旺了,大家都有好收益。企业倒闭了,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