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4|回复: 0

“科学产能”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打通一矿依靠科技实现安全高效低消耗

发表于 2012-9-24 19:1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浪婴

    火热的8月,打通一矿“沿空留巷”工艺应用通过验收。
    熟悉煤矿的人都知道,过去矿井采煤工作面布置,都沿袭老一套:设计独立的运输巷和通风巷,即使上下两块采面紧紧相邻,原有巷道也不重复利用。也就因此,矿井掘进量很大,采面布置时间很长,且被迫留煤柱浪费煤炭资源。
    沿空留巷工艺的应用,是科学产能理念下煤矿采面设计理念的一个突破:在设计时,将上一块采面的运输巷保留下来,利用为下一块采面的回风巷,然后在上一块采面采空区构筑混凝土墙,以承受采动压力,保护原有的巷道不致因采动压力而失去功能。
    沿空留巷工艺的应用,为矿井生产安全高效低消耗创造了条件。据该矿总工程师黄德辉介绍,应用这项工艺,该矿西2705运输巷改为西2707工作面的通风巷,减少巷道掘进1000米,并减少瓦斯预抽条带孔、防突孔40个。
    与公司其它矿井一样,打通一矿地质条件差,断层多,顶板压力大,而且瓦斯灾害严重。煤与瓦斯突出,是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
    为治理瓦斯,这个矿近年采用多种科技成果,包括风排、采空区抽放等,并组织开展保护层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高压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和新材料封孔工艺等攻关,不但有效遏制了瓦斯突出,且大幅提高了瓦斯抽放量。今年4月,这个矿首次引进反井瓦斯钻探技术,致力于提高钻井效率和成井质量,彻底解决瓦斯抽采效率低下的难题。
    建矿初期,打通一矿设计能力只有60万吨,40年来多次技改扩能,产能不断提升,现已达到160万吨,成为重庆产能最高的第一大矿。每一次产能提升,靠的都是科技引领。
    1983年,这个矿率先在南方煤矿中使用综合采煤技术装备,打破“综采不过长江”的神话。近年又在西南煤矿中率先引进大功率综掘机,着手大工作面设计、混凝土施工人工假底探索,并引进采高可达3.5米的重型液压支架。
    至今,全矿综采机械化程度达100%,综掘机械化程度从“零”提高到40%,掘进装载机械化达100%,居长江以南煤矿首位。其综合采煤技术引向贵州盘江、四川攀枝花,以至西南几十个重点煤矿。
    尽管受煤层赋存条件限制,这个矿仍然借助科技成为全国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样板化矿”。1988年,这个矿年产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长江以南第一个年产上百万吨的煤矿。去年4月,这个矿创下综掘月单进515米和日单进26.6米的成绩,刷新了重庆和西南煤矿保持40多年的纪录。
    在公司支持下,这个矿近年加快了数字化矿山建设步伐,相继建立和完善了瓦斯监控系统、瓦斯信息智能管理平台、主通风机及瓦斯抽采泵站监控系统、提升运输视频监控系统、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在线监控系统,新建立安全信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信息工程。
    围绕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单产单进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实现了企业效益与效率同步增长。2011年,这个矿原煤产量达到156万吨,完成年初计划的102.6%,连续25年成为全重庆产量第一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集团平均水平。
    实现科学产能达标,打通一矿已然触手可及。能源集团高层由衷评价说,“打造科学产能、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科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产能’对于南方煤矿,不是难以企及的水中月镜中花。”曾被誉为“西南一枝花”的打通一矿,而今正以生产安全度、绿色开采度、机械化程度领先重庆为追求,努力建设“安全高效、竞争力强、造福员工”的现代化一流矿井。

打通一矿主采队综采工作面

打通一矿主采队综采工作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