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浅议:老年人别过抠门生活
[导语]我们夫妻月收入9千,每月消费1千,存8千,年底可存9万以上!”并晒出自己“存钱大 法”。早饭:在家吃,晚上去超市买打折肉菜。午饭:夫妻俩都在单位吃,周末在父母家吃。晚饭:郭浩每月10天在外应酬,5天加班。这15天晚上,妻子在家做饭,每月200元以内。
近日,南京白领郭浩网络发帖称:“我们夫妻月收入9千,每月消费1千,存8千,年底可存9万以上!”并晒出自己“存钱大 法”。早饭:在家吃,晚上去超市买打折肉菜。午饭:夫妻俩都在单位吃,周末在父母家吃。晚饭:郭浩每月10天在外应酬,5天加班。这15天晚上,妻子在家做饭,每月200元以内。剩下15天,他们都到父母家吃。水果:每次去父母那都有吃,每次离开都带走很多。过年过节给老人节礼共6000元;每年国内旅游杂费4000元;人情往来2000元;添置衣裤人均2000元;紧急支出待用:5000元(不需要就存起来)。此外,郭浩不抽烟喝酒,妻子买衣服基本在地摊买或网购,每件不超过100元。在传统意识中,选择这种节约生活方式的一般是老年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也引起不少老年人议论纷纷。
赞赏这小两口的省钱做法
我年轻时,也每星期回家吃饭,只是原则是不增加父母负担。现在我帮孩子做饭,每月收1000元。事实上,我帮他们买东西还不止这个数,但我高兴。我想这对小夫妻和他们父母都很幸福吧!(网友“砚石”)
俗话说:“吃不穷,用不穷,盘算不好一世穷”、“当家才知柴米贵”,这对小夫妻精打细算值得广大青年夫妻学习。打折的并非是次货,网购的衣服不一定差,虚荣心是个无底洞,有的年轻人成月光族甚至月亏族。在青年普遍高消费的时代,我很赞赏他们。(网友“古玉”)
啃老式省钱感觉不太好
岂能以“啃老”代价去节约开支?增加父母负担有没有算进成本?老人有时不说,但老来看病吃药,钱肯定比较拮据,做子女的不能只顾小家庭,不顾大家庭。(网友“寓意”)
以啃老来省自己钱,哪能大肆炫耀,这会带来负面影响。长年累月,对老人也是一项经济负担。(网友“孟木二梓”)
我们老年人过日子别太省
老了,就要尽力去做让自己高兴的事。钱嘛,该花时还得花,要都像这样,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尤其是对苦难中走出的老人来说,把钱带进棺材,或全部留给子女,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网友“红叶”)
我们老年人只要牙还能咬得,身子骨还能动,就要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去游览大好河山,去品尝各地美食,尽享晚年生活,来弥补过去所受的艰辛。若还停留在舍不得的怪圈里,到时升 天了,会像只虾子——不值(直)。(网友“易乐乐”)
俭朴虽是美德,但不能变成吝啬。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享受幸福的过程,而老来幸福更为珍贵。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为国为家操劳半生,老来多花点钱追求幸福值得提倡。(网友“东溪山人”)
钱要节约,但该花就大方。我出去活动,都是自己带瓶白开水,但天热时,我会花几十元买水给大家喝,我会觉得内心满足,这钱花得值。高铁刚出来时,我和老伴还专门花钱乘了个来回,就是为了享受。对我们老年人而言,钱是身外物,虽要珍惜,但不能看得太重。【来源:快乐老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