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1|回复: 1

30年前的标语还在挂着,夫妻分居十年,幸福何在……

发表于 2012-9-27 16:34: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Img323285089.jpg
Img323285090.jpg   
  虽然施工机械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新一代天山筑路官兵面对的自然环境依然恶劣。图为二总队抢险机械正在清理天山雪崩积雪。本版除资料照片外均为皮 峰摄

Img323285092.jpg

30多年前,老一代天山筑路官兵在悬崖上进行危险的“飞线”作业。资料照片

  10月19日,当记者走下天山,中断多日的手机铃声响了。“你去哪里了?”一位战友急切询问。“我们上天山,去追寻天山深处的大兵了。”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分居十年,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战友随口说出:“是电影《天山行》中描写的那支部队吗?我现在还记得住他们那些名句。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天山公路,事迹可是影响我们整整一代人啊……”

  1 这座橄榄绿营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两个字:悲壮

  在乌鲁木齐下飞机,车子把我们接到了驻扎在头屯河区的武警交通二总队大院。高耸入云的白杨树下,一座座图片灯箱布局在营区大道旁,当年官兵们悬空打钎、飞线施工的历史画面,依然令人心惊。住进屋子,电影《天山行》的光盘送到我们手中。

  二总队总工和郁富是云南纳西族人,他热情地说:“欢迎你们天山行,我们就是当年天山深处的大兵。30年前的电影《天山行》,改编自小说《天山深处的大兵》。"大兵"的原型,就是我们第一代天山筑路官兵。电影里副营长郑志桐的原型是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副营长姚虎成,他在一次雪崩中牺牲了,中央军委授予他"雷锋式好干部"的荣誉称号。电影中指导员余海州的原型是七连指导员李善国,和他一起被泥石流掩埋壮烈牺牲的还有连长杨晓海,这些在电影中没有表现出来。我们的总队长缪贵荣当年从战士一直干到七连连长,他的13位连队战友都在修筑天山公路中牺牲了,连队也被授予"拖不烂砸不垮的硬骨头七连"荣誉称号。”

  在总队荣誉室里我们了解到,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杨成武组建的涞源游击队,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上甘岭等重大战役,获得过“突破三八线尖刀连”等荣誉称号。他们南征北战,几经整编,走进了基建工程兵序列。1974年,在毛主席“搞活天山”的号令下,这支部队的万余官兵,毅然挺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茫茫天山。艰苦卓绝10年间,在缺乏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官兵们用血肉之躯,在冰雪皑皑的天山腹地,开辟出一条长达562公里的三级公路。这条公路北起石油重镇独山子,南至丝路古镇库车。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通行距离缩短了1000多公里,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强边富民,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筑路官兵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先后有168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2000多名官兵致残,几乎每3.3公里就有一名年轻的共和国军人长眠。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

  168名烈士,只有16人留有照片和遗物。渐渐的,我们的视线模糊了:在和平年代,一支部队为造福边疆而献出这么多年轻的生命,罕见而悲壮。

  把悲壮化为力量。2008年6月18日,天山深处再次响起隆隆炮声,新一代筑路官兵征战天山的号角又一次吹响。至今,他们依然在战斗!

  2 副指挥长说,天山公路开工之日,就是我失眠之时

  “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

  《天山行》的主题曲,悲怆而苍凉。我们向天山行进的路途中,这首老歌一次次在车内响起。我们心中那份感情愈发强烈:天山深处的大兵啊,你们在哪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支部队在完成天山公路建设任务后,整编为武警交通二总队,从此驻扎新疆,参加了三峡工程、青藏公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取得过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协会最高奖――詹天佑奖,是一支作风顽强、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现代化筑路铁军。

  正当记者思绪连连的时候,车嘎地一下停住。在天山公路零起点――独山子,我们遇见了风尘仆仆的二总队五支队副支队长张权年,以及独库公路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奇军。他们刚从施工工地检查归来。他们说,官兵们正在天山深处进行收尾施工。

  “重修天山公路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心愿。”李奇军介绍,“近年来,天山公路由于高原冻土热融沉陷,导致车辆难以通行,南北疆交通被阻断,制约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说石油、天然气这一项,独山子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冶炼基地,而位于独库公路终点的库车,则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由于原来天山公路一年只有4 个月通行时间,独山子与库车之间,很多时候要绕行1000多公里啊。”

  “那时,有些牧民冒险赶着牛羊出山,常常被飞石砸得死伤一片,滚落山崖的汽车残骸随处可见,真是惨呀。老百姓就盼着把天山公路修整好,但是谈何容易!武警交通部队这次承担的路段,要翻越3座达坂,跨越5条大河,啃的全是硬骨头,而且全年施工期不到4个月。”李奇军说,“虽说交通二总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但时代不同了,理念不同了,兵员以80后、90后为主体,他们还能不能像前辈们那样无私无畏,能否按时完工,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心里实在没底呀。”

  “这个项目的开工之日,就是我失眠之时,”李奇军对我们实话实说,“不过我现在放心了。”行驶在修整一新的天山公路上,李奇军嘿嘿一笑。

  “天山高,天山险,天山横在我面前。天山路弯又弯,你把我的心事牵。”

  《天山行》的主题曲,悲怆而苍凉。我们向天山行进的路途中,这首老歌一次次在车内响起。我们心中那份感情愈发强烈:天山深处的大兵啊,你们在哪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支部队在完成天山公路建设任务后,整编为武警交通二总队,从此驻扎新疆,参加了三峡工程、青藏公路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取得过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协会最高奖――詹天佑奖,是一支作风顽强、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现代化筑路铁军。

  正当记者思绪连连的时候,车嘎地一下停住。在天山公路零起点――独山子,我们遇见了风尘仆仆的二总队五支队副支队长张权年,以及独库公路指挥部副指挥长李奇军。他们刚从施工工地检查归来。他们说,官兵们正在天山深处进行收尾施工。

  “重修天山公路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心愿。”李奇军介绍,“近年来,天山公路由于高原冻土热融沉陷,导致车辆难以通行,南北疆交通被阻断,制约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说石油、天然气这一项,独山子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冶炼基地,而位于独库公路终点的库车,则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由于原来天山公路一年只有4 个月通行时间,独山子与库车之间,很多时候要绕行1000多公里啊。”

  “那时,有些牧民冒险赶着牛羊出山,常常被飞石砸得死伤一片,滚落山崖的汽车残骸随处可见,真是惨呀。老百姓就盼着把天山公路修整好,但是谈何容易!武警交通部队这次承担的路段,要翻越3座达坂,跨越5条大河,啃的全是硬骨头,而且全年施工期不到4个月。”李奇军说,“虽说交通二总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但时代不同了,理念不同了,兵员以80后、90后为主体,他们还能不能像前辈们那样无私无畏,能否按时完工,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心里实在没底呀。”

  “这个项目的开工之日,就是我失眠之时,”李奇军对我们实话实说,“不过我现在放心了。”行驶在修整一新的天山公路上,李奇军嘿嘿一笑。

  3 老天爷戏谑机械化,一顿饭的工夫塌方13次

  我们继续沿天山公路向深处进发。远远望去,一座座万仞之峰横卧东西,山峰上白雪皑皑,寒气逼人。这就是将南北疆隔断的天山山脉,古称白山。唐代诗人岑参描绘的“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的情景就在眼前。五支队副支队长张权年提醒我们,赶紧换上厚衣服,天山上最怕的就是感冒。

  在位于天山腹地的K635段,我们看到这里施工车辆往来,卷起蔽日尘烟,只有两个战士在旁边担任安全哨,昔日人拉肩扛的场面不见了,我们不由地发出感慨,老一辈常讲革命化战胜机械化,如今,我们也实现机械化了。

  张权年一脸自豪地说:“现在是今非昔比了。30年前,我哥哥张盛就在这里修筑天山公路,那时候连队只有几台风钻机,一个团才有那么几台推土机,施工全靠钢钎撬、手工搬、小车推。现在,光我们支队就有各种机械设备800多台辆。过去愁的是没有设备,现在愁的是设备都上了作业面展不开。这次修路,我们投入装载车、挖掘机、吊车、自卸车、摊铺机等先进设备200多台辆。这些机械设备提高了开山辟路的能力,减轻了不必要的牺牲。但是,机械化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因为缺氧,机器也喘得冒黑烟。”

  在K635段,我们看到一个担任安全哨的战士站立在漫天灰尘中。他已成了一个泥人,只有说话时才看到牙齿是白的。他叫李树军,来自云南丽江。他指着堆积如山的泥石流说,下面是刚刚修好的路,水泥路面打得平平整整,都让这该死的泥石流给淹没了。说到这里,李树军难过得要流眼泪。

  顺着他的手势,我们仰头看到高高的天山雪峰上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水池,一旦冰雪融化、暴雨来袭,这水池的水就往外溢,把山上冲出个大口子。这次“惹祸”的泥石流,就足足冲下8万立方米土石。

  五支队负责的路段,一路都是高山峡谷,很多地段海拔超过3000米,道路环境复杂,被称为“中国公路地质灾害博物馆”。

  “过去4年,支队官兵先后遭遇塌方160多起,泥石流110多起,雪崩80多次。隧道施工时,有时一顿饭的工夫就会塌方13次。虽然现在施工条件好多了,装备的都是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是官兵们面对的自然环境依然恶劣。”张权年动情地说,“信念像雪松一样坚定,追求像白杨一样坚贞,品格像红柳一样坚忍,意志像胡杨一样坚强,在天山公路这样的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我们必须传承发扬好老一辈铸就的天山精神,否则再先进的机械也玩不转。”

  4 敲掉老虎口,新一代“大兵”在这里巧夺神工

  车行至叫“老虎口”的一处地段,顿时背阴发暗,寒气飕飕。七支队独乔项目部总工程师杨大鹏指着上面介绍说:“这就是老虎口,也是飞线施工段。你们看,上面还有一根30年前施工部队打进去的钢钎。”

  仰天望去,只见此处悬崖绝壁,上接云天,下临深涧,只有苍鹰飞上飞下。可以想象30年前,官兵们身系安全绳,腰缠炸药包,像壁虎一样在悬崖峭壁上施工,多么危险!

  “这次重修天山路,我们把老虎口全给敲掉了,行车将更安全!”杨大鹏告诉我们,“重修后的天山公路,从三级路升格为二级路,路面从6米拓宽至7.5米,沿峡谷一侧全部加装了挡墙,一些土质松软、飞石较多的山体,我们都用巨大的钢丝网给包了起来,我们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柔性防护网。”

  听着杨大鹏的介绍,记者顺着悬空路面走到路边,头刚伸出一半,腿就有点发软,感觉就好像站在一棵大树瘦弱的树枝上,抬头是悬崖绝壁,低头是万丈深渊。

  看到记者担心,杨大鹏笑着说:“放心吧,这悬空路面下,每5米就埋设了100多根32号圆钢,可有效承重100吨以上,还可以防止路面扭曲。”

  “新一代交通官兵,干部几乎全部是路桥专业毕业,直招路桥专业士官占全部队士官的60%,重修天山公路,为新型人才科学施工、科技创新提供了大舞台。”二总队总工程师和郁富告诉我们,“在施工中,官兵们先后攻克地基超限沉降、山体滑坡段岩体加固等7个高原施工领域世界性技术难题,创新了悬出路台、混凝土抗冻融等12项施工工艺,有效提高了天山公路的施工质量。”

  在天山腹地,我们穿过了一座座防泥石流走廊和防雪走廊,真是大开眼界。在海拔3450米的哈希勒冰达坂上,有条防雪走廊,远远望去,好像一座画廊,又好像一列停卧在雪山上的火车。它是筑路官兵在30年实践的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发生雪崩时,大雪沿坡面倾泻向下,真可谓雪崩顶上过,车在廊中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改扩建后的天山公路,走得让人放心多了。”奎屯河河道管理员闫留英,在天山毛溜沟呆了近10年,看着天山公路在筑路官兵手里一天天“长宽、长壮”。闫留英说,以前每次上山,媳妇都一把眼泪,可揪心了。现在,他那口子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5 官兵们戴着钢盔施工,学会一身战胜死神的本领

  六支队副政委何文生忘不了今年7月的一场遭遇。那一天,他陪上级领导视察工地,结果千小心、万小心,还是遭遇了飞石。“我们一行3台车,第一辆挡风玻璃被砸坏了,第二辆车顶被砸凹了,第三辆雾灯被砸坏了。还好,没伤着人。”何文生心有余悸地说。

  没伤着人,可不光靠运气!何文生告诉我们,天山公路沿线山体松软,飞石频发,小小的一块就能要人命。为此,部队从30年前戴普通的安全帽,改为现在全部戴钢盔。每个工地还专门设置了两个安全员,别的啥也不干,专门看山,盯着有没有飞石。一有情况,马上吹哨规避。

  4年里在天山开车20万公里的驾驶员肖阳,对飞石印象深刻。“这些石头可锋利了,有时候在工地上,我们一天得换一次轮胎。”

  “遇到飞石,我们的经验是"不停不站不慢",坚决加速冲过去。”何文生说,“部队30年前修筑公路留下的血的教训和现在总结的安全经验,已经装订成册,发给所有官兵。”

  二总队的各级领导,脑子里有一个大安全观,危及官兵生命安全的事坚决不干,不适宜施工的危险季节坚决停工。同时,总队还给每名官兵配发了墨镜、防晒霜。

  “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老一辈筑路官兵出现的那些生命悲剧,不能在我们这一辈继续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们都把保证官兵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生命就是战斗力,没有生命就没有战斗力!”二总队总队长缪贵荣感慨地说,“老一辈用他们的牺牲奉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现在,我们的机械设备更先进了,战胜灾难的科学手段更多了,我们必须在实现施工高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学会战胜死神的本领。”

  6 在乔尔玛看家护院的“小傻”,总爱往兵堆里钻

  月亮爬上了天山,我们夜宿乔尔玛六支队独库项目部。在营区门口,有一条黑狗,官兵们取名叫“小傻”。为啥叫这个名?“山上呆久了,能不呆傻了吗!”战士们笑着说。

  六支队独库项目部教导员刘让平却有另一种解释:“咱们这个无声的战友,傻得可比有些人可爱。”

  刘让平告诉我们,这片山上,野狼、狗熊、雪豹经常出没,狗熊特别爱吃山上的大尾巴羊,咬死后就抱走了,在这里施工真还得有些胆量。

  有一次他去邻近的地方协作队布置施工任务,到驻地却发现帐篷里面的人全跑没了。打电话给负责人,电话那头传来让他哭笑不得的回答:“昨晚我们晒的肉,全让雪豹给叼走了,把大家吓得够呛。”“现在没事了,你们就赶紧回来呗。”“还回来啥,命都快没了!”

  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后,项目部官兵都下山了,就留下士官陈晓洪看守料场。陈晓洪说:“还有一个做伴的战友,那就是"小傻","小傻"还有一个哥哥叫"大傻"。我们料场背后是一片原始森林,狼群出没。尤其是一到晚上,狼嗥得让人心里瘆得慌。时间长了,"大傻"愣是给吓死了。"小傻"稍微坚强一点,可一到晚上,总要往我被窝里钻。”

  “这样的生活你不感到寂寞吗?”我们问。陈晓洪没有直接回答我们,而是讲起了一件往事。

  “有一部反映老一代天山筑路兵的电影《守望天山》,30多年前,我父亲陈俊贵就是其中的一员。”陈晓洪动情地说,“爸爸有情有义,27年为牺牲战友守灵的故事人们都知道。爸爸让我牢记的是他的班长郑林书。1980年,由于筑路部队被风雪围困,我的父亲奉命随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一起,到40公里外的施工部队传达命令。当时,他们身上只带着20多个馒头。在风雪弥漫的深山里,他们走了三天三夜,筋疲力尽。生死关头,班长郑林书拿出最后一个馒头说:"我和罗强同志8天前刚被批准为预备党员。陈卫星比陈俊贵年龄大,所以我建议,这最后一个馒头让给新兵陈俊贵吃。"开始,我父亲说啥也不吃。郑林书班长发火了,命令他吃掉这个馒头。就这样,我的父亲活了下来,而郑林书、罗强则永远长眠,陈卫星也被冻成残疾。”

  “爸爸常说,儿子你要记住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怎么做!”陈晓洪指着项目部对面的乔尔玛烈士陵园说,“我出生的第3个月就跟他来到这里,自打记事起我就不理解我的父亲,但我现在真正理解了父亲的选择,也明白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永远吃苦在前。”

  7 公路沿线的牧民们说,路通了,羊就可以变成钱了

  路通了、路宽了,让家住乔尔玛的哈萨克族牧民达拜一家,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我们一家与修建天山公路的交通部队官兵,特别有缘。”达拜告诉我们,当年第一代筑路官兵修建天山公路时,有几名官兵在风雪中遇险被困,差点被冻死。他的父亲热木是拥军模范,当时看见官兵遇险后,冒着风雪赶着马,把这些官兵全部救回了家。“这些娃娃为了我们修路,真是太不容易了。”达拜还记得父亲热木说过的这样一句话。

  乔尔玛,在蒙语里是道路狭窄,难以通行的意思。然而天山公路的建成,却使这里成为重要交通枢纽。指着路边一座座牧家乐,达拜感慨地说:“这在以前哪敢想,哪会有啊。”

  “我们牧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可是我们都知道,路通了,羊就能变成钱。”达拜告诉我们,以前他养羊,只能在附近的尼勒克县卖,但那里人口不多,消费不旺,羊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好了,我们牧民都把羊运到独山子、乌鲁木齐去卖,一只能卖1000多块钱。”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这一点,尼勒克县纪委书记华西太·哈孜别克深有感触。他说:“别看尼勒克县现在是国家级贫困县,那是因为交通不发达,其实我们这里好着哩。我们拥有国家5A级风景区那拉提大草原,还邻近唐布拉风景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将来路通了,仅游客就会由现在的每年20多万增加到100多万人,光这一项就能使我们尼勒克县50万各族群众从中受益不少。”

  “天山公路是新疆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条发展致富路、强边富民路、民族团结路!”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里加提·苏里堂动情地说,“我们把啃硬骨头的任务都交给了交通部队。这样艰难的工程,要不是由交通部队这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队伍来承担,仅靠地方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完成的。”

  8 30年前的标语还在挂着,夫妻分居十年,幸福何在……

  海拔3450米的哈希勒根隧道,是天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当年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想从这里穿过天山到龟兹,却由于道路险恶而另择他途。

  在隧道口,有这样一幅标语:“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分居十年,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当年,通过电影《天山行》,这副对联广为人知,筑路官兵的牺牲奉献,也因此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

  “30年过去了,这副对联依然是交通官兵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二总队政委李生荣告诉我们,“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二总队营以上干部几乎全部两地分居10年以上,交通部队官兵是修路到哪里,哪里就是家。路不通时,吃尽人间苦;路通了,只能看着他人乐,而自己又要转战其他建设战场,与深山老林为伴。有人戏称我们是现代社会的"原始部落",我们对答,那里住的是一群可爱的现代人!”

  长期分居两地,对夫妻生活和年轻人找对象是有影响的,交通部队官兵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解决分居给官兵带来的感情困扰,我们想了很多招。”二总队副总队长邢秀银告诉我们,部队每年都会组织家属来队参观,让警嫂们看看自己男人的不容易。同时,总队还会定期组织官兵全家到旅游胜地疗养观光。对于计划要孩子的官兵,除了三个项目主管干部,其他人无论工作再忙、工作岗位再需要,都会提前一年调整到低海拔地区休养,“再怎么说,我们也要努力保障官兵有个健康的娃!”

  “天山公路马上就要完工了,现在总可以和家人团聚一下了吧?”对于我们的提问,项目部主任李昭昕一声叹息。这名正团职干部,夫妻分居时间长达17年。

  “以前当连长时,总想当了营长就不会再分居了;当了营长,又会想当了团长就不会分居了,可部队总有干不完的任务,仅在新疆,我们就有33个项目在施工。结束分居?不知何时是个尽头……”再过几天,李昭昕又要带领部队转战到1000多公里外的另一个项目工程,继续战斗……

  人是要行路的,路是要有人修的,作为交通部队,他们注定世世代代与路为伴。他们“负”的是家人,“亏”的是自己,报效的是国家,服务的是人民。这就是今天的“天山深处的大兵”,时代的多彩映衬着他们的可爱可敬!

  标题书法:连俊义

  铁军征战天山有感

  吴天智

  铁军再度战天山,

  开山架桥破万难。

  雨挟飞石帐前落,

  风卷流沙盘中餐。

  三攀飞线铁衣裂,

  九夺虎口锷未残。

  血汗铺就幸福路,

  富民兴边美名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1 15:18: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