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浪婴
一次下基层采访,听打通一矿采煤三队队长胡世学表达过一个观点:煤矿安全,“短板”与“长板”是相对而言,抓安全不能只抓“短板”,也要抓“长板”。
我以为,这个观点独到,独到之处就在于打破了“木桶理论”的陈说和思维定式。
长期以来,受“木桶理论”的影响,我们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就是安全管理好不好,决定于安全管理上的“短板”;由之习惯了把眼睛盯在“短板”上,而将那些所谓的“长板”搁在一边极少过问。导致的结果是按起葫芦起来瓢,许多重大事故恰恰由我们自以为的“长板”引发。
其实,“短板”与“长板”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化的,从来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不变的“短板”与“长板”。比如,瓦斯治理是我们煤矿安全的一块很大的“短板”,可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抓这块“短板”时,往往机电、运输和顶板事故就会接连冒出来,让我们常常手足无措,头疼不已?
很多时候,“长板”也是我们自以为的,那些所谓的“长板”在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比“短板”长些而已,往往也仍属于没有绝对操控把握的“短板”。同样以瓦斯的治理为例来说吧——公司上下,有谁敢说自己的瓦斯治理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不会发生任何瓦斯事故?不敢拍胸脯,就说明这个“长板”也只是相对有所进步,相对煤矿其他灾害治理成绩更突出一些而已,说不上什么真正“本质安全”的“长板”。
我特别赞同集团某安全管理专家的一句话:安全工作必须树立整体一盘棋的意识,既要关注“短板”,也不能放松“长板”,既对那些不放心的地方多一些关注,也对“长板”予以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