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1|回复: 0

老郑心中的乐事

发表于 2012-9-27 20:57: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静

    退休了10多来年,郑福祥老人至今也不愿意到重庆女儿家去颐养天年,老郑说:“我在逢春呆着舒服,现在道路也平坦了,公园也修起了,买菜又方便,空气还新鲜,比大城市好多了!”
    1982年,老郑来到逢春煤矿干筹建工作。如今,30年过去了,当追忆往昔时,老郑感触颇多,在他的讲述中,逢春有着太多太大的变化,那个高兴劲简直甭提了。
    乐事一:工资之变。“第一个月,我第一次拿到的工资是五十一块九角三,在当时,都算高的了。”1982年2月,老郑拿到了第一份工资,时至今日,他仍清清楚楚地记得具体的数目。据老郑介绍,在八十年代都是根据工人的级别拿等级工资,一级工人31.5元、二级37.5元、三级43元……
    九十年代初,随着矿井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的人均工资不再停留在几十元左右了,每月能拿上百元。2005年以后,工资收入则突破了千元大关,随后,工资收入是年年节节攀升,在2011年,该矿员工的人均收入就达到43000多元。
    如今,老郑的退休工资也由1998年时的5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基本上是每年增加100元左右,靠着这笔退休工资,老人觉得在矿区生活完全衣食无忧了。
    乐事二:环境之变。“晴天一阵灰、雨天一身泥”,在老郑记忆里往日逢春的环境是脏乱不堪,可2008年之后,逢春的环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天的改变。
    新修的一条白岩煤坪的公路,让进矿公路变得干净清爽;建起一栋综合农贸市场,让昔日买菜不方便的问题迎刃而解;应势而建的矿区公园,让员工茶余饭后有了休闲散步的场所……这一切的改变,来源于2008年起该矿启动的“一线五点四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这项整治工程已全部完成,让昔日脏乱差的矿区面貌彻底焕然一新,一座宜居、优美的文明矿区已尽收眼底。
    这一切的变化,老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所以他不愿离开逢春,不愿离开这山清水秀、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乐事三:居住之变。老郑还记得,1982年刚到逢春搞筹建的时候,山坡上一栋房子都没有,他们只得住进用牛毛毡搭建的临时性工棚里。在炎炎夏日,热得人汗流浃背,在冰冷的冬天,又冷得人瑟瑟发抖。房子里也没有厕所和厨房,更没有床,睡的都是木板。
    两年后,老郑才搬进了用石块、稻草加泥巴、石灰修建的干打垒房里,虽然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可屋子里同样是冬冷夏热,也没有床,十几个人还要拥挤地睡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范围十分有限。
    1986年逢春煤矿正式投产以后,老郑这才搬进了家属房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彻底改善。20多年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员工都搬出了干打垒房,有了和老郑一样的房子,可仍有部分的员工和家属的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为了让员工居有其所,能安居乐业,2008年,该矿启动了棚改工程,决定在回头线修建8栋新楼,安置500多户居民。如今,一座座新房已拔地而起,棚改居民们即将搬入新房。
    追忆往昔,展望今朝,在当年那片无尽荒凉的山坡上,一座现代化的矿井巍峨地屹立于白岩山下,它虽然经历了投而不产的慢慢等待,关停转产的无尽痛苦,破产重组的坎坷波折,可正是有了凤凰涅 般的痛苦历程,才有如今“枯木逢春”后的一派生机和繁荣,它的变化,如此的美丽与崭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