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身携带“八大件儿” “安全”两字不离口 押解途中更谨慎———
基层岗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警队
出场人物:石伟
在别人眼里,他们身上总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外人眼里,他们总是不苟言笑。无论开庭的案件多么离奇,法庭上出现什么样的悲欢离合、临刑会见的现场上演怎样的生离死别,他们都像是一尊尊沉默的雕像。他们出现的场合经常和危险有关。无论是冲动的死者家属挥舞着拳头扑向凶手的瞬间,还是强制执行的现场出现冒出火苗的煤气罐,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就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警队的法警。
北京市一中法院是北京市两个负责审理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之一。成克杰、李纪周、李磊等一批轰动国内外的重大刑事案件,都是由该院审理。市一中院法警队出色完成了上述案犯的押解、看管、值庭、死刑执行等特殊任务,该法警队2010年提押犯人3400多人,安检10万多人,参与强制执行50余次。
9月23日,记者跟随市一中院法警石伟,体验了普通法警的一天。
7:30
■上岗“八大件儿”
一件不能少
北京实行错峰上下班制度后,法院的上班时间调整为上午9:00,但是早上不到7:00,法警石伟就走进了法院大门。此时,法院的整栋大楼还是一片寂静。当法警13年的石伟已经习惯了早出晚归。
“从一中院到北京市看守所单程就有50多公里,开到就得近一个小时。现在北京的交通又特别不好走,开庭时间安排早的时候,我们出发的时间比这还要早。”严肃中略带腼腆的石伟告诉记者。
石伟向记者介绍说,这条挎在法警腰里的特殊腰带,就是他们每天押解犯人必须配备的“八大件儿”,其中包括电警棍、甩棍、强光手电、喷射瓦斯、对讲机、手铐、防刺手套和急救包。别看一条腰带上挎着的这8样东西不起眼,每样东西都是法警在多少年执行提押犯人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必备警械,关键时刻都能派上用场。
石伟说,法警每天干的最多的一件事是数数,领装备要数数,提人要数数,送人要数数,还装备要数数。数数的目的是不能出错。法警的工作不像别的,别的工作出点差错可以弥补,法警的工作出错无法弥补,比如提出10个犯人送回去9个,无法弥补;领出来10副手铐弄丢了一副,也无法弥补。所以他只要每天一穿上这身警服,脑子里的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走神。
7:00
■一口气
说了7个“安全”
虽然不是队里的领导,但由于是有正式编制的老法警队员,所以每次担负押解犯人的任务,石伟自然就成了押解现场的指挥官。
“上车!”经过了简短的分配任务,早晨7:30,石伟低声下达命令。8名全副武装的法警分别上了两辆警车。
石伟坐在专门负责押解犯人的囚车的副驾位置。该车的前面两排分别是司机和提押法警的座位,后面一个带有铁条的车厢就是专门接送犯人的囚笼。趁着空车行驶的空当记者问石伟:“法警的职责如果让你用两个字概括,你认为是哪两个字?”石伟略经考虑说道:“安全。我们的职责就是安全,保证法院审判的安全,保证犯人的安全,保证旁听群众的安全……”石伟一口气说了7个“安全”。
9:02
■押解患病犯人
更为谨慎小心
上午8:32,提押犯人的警车和囚车到达北京市看守所门口。石伟下车后再次核对当天提押的犯人人数、名字和羁押地点。
当天提押的犯人有4名,其中一人由于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被关押在公安医院。石伟安排两名法警到看守所后面的公安医院提押患病的犯人,他自己带着5名法警出示证件和提票后走进市看守所的大铁门。记者则在门外等候。
9:02,住在公安医院的最后一名犯人被押上囚车,记者要求跟随石伟乘坐囚车返回法院,但是被其拒绝。石伟说,按照规定押送犯人的车辆不能搭载其他人员。记者只能乘坐警车跟随囚车返回法院。
14:35
■石伟脸上
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由于当日开庭的案件有一起特大非法集资诈骗案的宣判,70多名受害者来到市一中院参加旁听,很多被骗的受害人情绪激动,法警队立刻按照预案安排了10名法警到宣判现场负责安全保证,刚刚将4名犯人押解到法院的石伟一刻没歇,立刻被安排到集资诈骗案的宣判现场负责押解被告人值庭。
11:50,宣判结束。数十名情绪激动的受害人聚集在法庭门口不走,并要围攻被告人的律师。10余名法警在现场维持秩序,并护送被告人的律师下楼安全离开。
14:35,将4名犯人全部安全送回看守所后,一脸疲惫的石伟走出了看守所的大铁门。只见他摘下头上的警帽,说了句:“今天的任务完成了。”这时,记者第一次看到石伟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来源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