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女法警汤某和三岁的儿子在家中被杀,孩子身中13刀,嫌犯作案手段极其残暴。案发后,嫌犯在逃,杀人动机成谜,此案引起社会上种种猜测,甚至引发受害人家庭成员间的猜忌。
嫌犯单新琪落网后,先是拒不承认自己真实姓名,后又是对自己的犯罪事实百般抵赖。
如何让这样一只狡猾的“狐狸”现出原形?9月22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办案侦查大队队长焦俊辉向本报记者独家解密了这起案件背后的审讯“档案”。
【案发】潜逃15年身份已“漂白”
1995年2月13日21时许,在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一名女法警和3岁的儿子在家中被杀。
案发后,警方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和取证工作,确定嫌疑人为陕西来乌打工的男子单新琪和汪江龙。在警方采取抓捕行动时,二人消失”了。
为了将嫌犯早日绳之于法,在过去的15年里,刑侦支队先后4次派民警前往内地追捕,但都因种种原因没有将嫌疑人抓获。
2010年7月,民警经过多途径侦查,发现嫌疑人单新琪可能藏匿于海口市。同年7月11日,市公安局追逃民警奔赴海口。
在侦查过程中,民警了解到,负案在逃15年的单新琪已改名,并办理了当地的身份证。
45岁的单新琪现已结婚生子,有一个12岁的儿子。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单新琪有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任海南省电视台后勤服务中心琼海分公司总经理。
10多年的时间,他购买了两套住房,还拥有了自己的车。
2010年7月23日,追逃民警在海口市一酒店停车场将单新琪抓获。
当警方喊出他的真实姓名时,单新琪似乎有些陌生,并狡辩称自己叫李志峰。
【一次过招】4个小时后罪犯默认身份
由于工作在特殊岗位,接触的大多都是“重案犯”,因此“慎之又慎”成了他们工作的第一原则,这就意味着决不容许一个嫌疑人蒙混过关。
单新琪、汪江龙抢劫杀人案是预审办案侦查大队自去年7月成立以来,接办的第一起移送起诉案件。
“今年45岁的单新琪曾当过兵,反侦查意识强,心理素质很好,在审讯中,侥幸心理很强!”焦俊辉是这样对单新琪评价的。
在审讯单新琪之前,警方做了大量的实地现场勘查和回访工作,因为案发15年前,一部分证据已经灭失,甚至有的证人已经去世。虽然困难重重,但办案民警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并采取同步录音录像的方法,重新获取、补充了很多证据。
但这些证据还远远不能让狡猾的单新琪认罪,所以,警方对单新琪心理进行了精细的剖析和揣摩,并制定了两套周密的审讯计划,一种是说服规劝,一种是法律政策攻势,两组人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换复式审讯。
第一次提审单新琪,他一脸傲气,头发梳的很整齐。“单新琪,1995年2月13日那天你在哪里?”办案民警问。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不叫单新琪,你们抓错人了!而且都是十几年之前的事,我怎么记得那天我在干什么?”单新琪狡辩道。
“你不承认自己叫单新琪没关系,可是你的良心呢?因为你犯了罪,导致你的父亲去世不能奔丧,母亲生病不能看望,与妻子离婚,和儿子分离……”当民警打出一张张“亲情牌”时,单新琪有所触动,神情黯然,但仍忍着。
为打破僵局,民警转换话题,从入伍开始聊起,一直聊到他在海南省电视台后勤服务中心琼海分公司任总经理时的表现,提起过去的“辉煌”,单新琪脸上呈现出了悔意:“如果没有这件事,我现在会生活的很好!”
第一次审讯,警方用了4个小时,虽然单新琪没有说什么,但民警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单新琪对自己的身份不再狡辩,处于一种默认状态。
【二次审讯】摧垮嫌犯心理防线
几天后,民警对单新琪进行了第二次审讯。这次见到他时,单新琪显得很憔悴,没有精神,头发有些凌乱。
虽然在第一次审讯中单新琪默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单新琪避重就轻,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同伙。
第二次审讯,警方决定从“软肋”下手,单新琪之所以推卸责任,就说明他怕死,有求生的欲望。警方从法律政策上对单新琪展开攻势。
五个小时后,单新琪心理防线彻底被摧毁了,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据单新琪交代,1994年6月,他在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时与他人合谋印刷、出售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假门票,牟利6000余元。
该案发后,他带着小兄弟汪江龙潜逃至新疆。单新琪在乌鲁木齐市某酒吧打工。1995年春节,他们发现该酒吧生意很好,老板黎某也很有钱,二人遂将黎某确定为抢劫对象。
1995年2月13日,单新琪与汪江龙携带作案工具,来到黎某家门前,向黎某妻子汤某谎称他们是黎某的朋友,前来拜年。汤某信以为真,打开了门。当单新琪与汪江龙确定屋内只有汤某和她3岁的儿子后,单新琪趁汤某不备,从背后勒住她的脖子,并紧紧捂住她的嘴,直至死亡,接着又杀害了汤某的儿子,共抢劫4000余元现金、一块手表和一张存折。单新琪、汪江龙两人将赃款平分后逃离乌市。单新琪落网2个月后,同案犯汪江龙在西安市落网。
2011年7月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单新琪、汪江龙抢劫杀人案一审有果。被告人单新琪犯倒卖伪造有价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汪江龙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当日,预审办案侦查大队的队员们得知宣判结果,相视一笑,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褒奖。
“我们在审讯时,对疑犯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他耍无赖时,我们就义正词严地对其驳斥、谴责;他沉默不语时,我们通过与其谈理想、谈人生、谈家庭、谈自由,从情感上进行沟通,以示对其尊重,引导其积极向善,规劝其认罪,悔过自新。”焦俊辉说,预审工作就是要抓住对方的“软肋”。
对话
如何打赢心理暗战
记者:预审民警在办案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焦俊辉:嫌疑人被送到看守所后,我们一般不急于审,而是通过审核阅读一些书面材料、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将案子吃透,制作审讯的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有些比较复杂的案件,甚至需要办案民警重访事主、证人后再制定相应方案。前期准备做充分是破案关键。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预审员与犯罪嫌疑人打的是心理战,预审民警是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取胜的呢?
焦俊辉: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问的时候心理波动是很大的,预审民警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在嫌疑人心理上引起很大的影响,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很可能露出破绽所以说,预审民警应该成为一名杂家。你知道的比嫌疑人多,见识比他广,在你与他交流时不容易被他蒙骗;同时,也起到了震慑作用让他不敢随便说谎话,因为他怕你看出来。而且,预审民警都有一种揪住了就不放的精神直到把事情真相搞清楚为止。
记者:预审民警与犯罪嫌疑人打得最多的可能是心理战,在办案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焦俊辉: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技巧,在对嫌疑人进行审查时,预审民警对于其一切原始资料都不能轻信,在不断与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时抓住每一个细节,在一步紧似一步的讯问过程中,让嫌疑人自己露出马脚。
背景
2010年7月21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正式成立了全疆第一支预审办案侦查大队,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侦捕诉工作机制建设提升死刑案件特别是命案的办理质量。
该队主要负责承担全市立案侦查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致人死亡的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抢劫、强奸、绑架八类命案(犯罪嫌疑人已被执行逮捕)的侦查终结和起诉工作。确保不因办案质量问题不能定罪,确保不出一起冤假错案;承担适时提前介入的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案件以及其它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侦查审讯和证据审查等工作。
稿源: 乌鲁木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