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0|回复: 2

(法警)美女法警揭秘提押人犯全程

发表于 2012-9-28 11:39: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50308_0308a3-1.jpg


      人物档案:田晔华,南海区人民法院法警。1995年从广州体院毕业,参加南海人民法院招考女法警考试,顺利过关,成为佛山首位女法警。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南海西岸“姐姐活埋亲弟亲妹”一案中,正是她将女杀人犯刘婉玲押上刑场的。
  核心提示:前段时间,市区两级法院先后举行了多次宣判大会。站在人犯背后的法警,尤其是女法警总是给人以威严的印象,但说起女法警的工作,有人认为“不就是押着犯人那么笔直一站嘛”,此言差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美女法警“笔直一站”的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3月4日,时报记者跟随佛山第一位女法警———南海区法院的田晔华,目睹了一次提押人犯的全过程。我们想呈现给读者的是:想象中平凡的提押工作原来并不简单。
时报记者 杨宝安 关帅屏
实习生 梁静梅
通讯员 黎毅锋 报道
  3月4日,星期五,早上7点40分。在南海区法院门前的台阶上,一个娇小而文静的女子热情地与我们握手问好,要不是一身笔挺的警服给她平添了几分威严,还真难想象眼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女法警田晔华。
出发之前了解案情
  ●记者目击
  7点50分,5名法警已列队待发,同行的黄副大队长向大家部署了当天的提押任务:去佛山市看守所提押3名嫌疑犯,他们涉嫌经济犯罪。
  8时05分,田晔华和4位男法警迅速上了警车,警车朝位于禅城区石湾街道的佛山市看守所方向驶去,看守所和南海区法院有20分钟的车程,田晔华等几个法警的使命,就是在这条路线上看牢人犯,防止发生任何意外。



田晔华从看守所一路将一名大块头的男嫌疑犯押入法庭。时报记者 穆纪武 摄
  ●女法警揭秘
  司法警察在民事审判、行政审判中担负着值庭押解、查封扣押、拘传拘留、执行死刑等职责,女法警的工作和男法警的工作没有分别,主要任务是负责值庭中对女被告人的看管、押解和协助执行涉及女当事人的搜查等相关工作。但我们日常也会参与执行提押男犯人的任务,今天去提押的就是3名男犯人。
  每次提押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要仔细看过提押票,对案件和人犯的基本情况心中有数。临出发前,还要核对一次提押票,提押人犯一般是二对一,即两名法警贴身押解一名人犯,根据案情是否重大而选择要佩带的武器。
  ●职业经历
 【1995年刚从广州体院毕业时,21岁的田晔华意气风发,一听说南海人民法院招考女法警便赶紧报名。“记得当时只招一名女法警,但参加面试的有7个人”,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佛山首位女法警,当时,广东省才有不到10名的女法警。
  “虽然我基本上熟悉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这儿后,擒拿、格斗、警滚、盾牌等,都得从头学起,训练给了我良好的体魄,不过至今还没有机会用到提押上”。】
  
防止意外上路前需先搜身
  ●记者目击
  8时25分,警车在看守所门前停了下来。5分钟内,阿华完成了出示证件、办理提押手续等内容,8分钟后看守所将3名嫌犯提押到门口。阿华和她的同事分别对每名嫌疑犯的身体状况进行了检查,然后给他们戴上手铐,继而进行搜身。办完所有的提押手续,再次确认犯人的身份,问对方的姓名、哪里人、犯什么罪———主要避免因人犯同名同姓带错人的情况。确定没有提错人之后,法警列队将他们带上警车。
  上车前,黄副大队长对3名嫌犯交代了纪律:“请你们配合我们的工作,不要在车上讲话,也不要互相使眼色,有事要报告。”见一名嫌犯是头发花白的老人,阿华便小心翼翼地搀着他上了警车。
  8时38分,警车呼啸着驶离看守所。
  ●女法警揭秘
  人犯提出来后,对他们进行检查是我们的第一项工作,看他们身上有没有自残的工具,有没有携带可能自杀、自残的物品等其他东西。我们还要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看有无传染病等,如果有,还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职业经历
  【第一次当法警,阿华要执行的是一项平常的送达任务。当时有一点惊喜和好奇,也有一点点害怕,因为在之前她“连一只鸡也不敢去杀”。“记得当时是提押几名盗窃犯,看守所在禅城区高基街。第一次对人犯进行搜身时我非常紧张,又觉得犯人有点可怜。现在想来,犯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犯了罪的人。”】
押解车任何情况都不能停
  ●记者目击
  警车开出看守所的门便拉响震耳的警笛,警车呼啸,超越马路上所有的车辆,一路绿灯放行,而此时法警们则紧盯着车厢里的人犯,3个人犯分别坐在车厢的三个角落,有的盘着腿端坐着,有的低头沉思,有的表情凝固得个个像是石佛。
  此时,阿华用手扶了一下头上的警帽,高度集中了自己的注意力。
  警车将进入南海区法院前的一段路时,恰逢红灯,路上车流较为拥堵。这使得所有的法警都有些紧张,目前还是实习阶段的警员阿均显得反应大一点,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人犯,生怕有什么意外。“大家打起精神,注意观察”,黄副大队长下达了指令。很快,警车绕过边上的一个车道,冲过红灯又加速前进。
  9时正,警车顺利抵达南海法院审判楼门前。
  三个人犯下了车,两人急着上了厕所,出来后,一个中年人犯来到阿华面前,说手铐戴得太紧不舒服。阿华小心地将手铐转了转,告知说不算太紧,待会看看情况如何再说。
  ●女法警揭秘
  押解路上除了严防人犯逃脱和自残,还特别需要提防人犯的串供行为。之前,某法院就发生过警车在等红灯时,人犯试图脱逃的事。因此,押解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停下来。上车前,黄副队长告诉他们不准讲话,也不准使眼色就是为了避免这个。
  ●职业经历
  【阿华说,以前曾有一些人犯的家属知道哪天开庭,就一直等在看守所或是法院的门前,而人犯此时也往往会很激动,吵嚷着要与亲人话别。但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我们一边要安抚人犯的情绪,一边防止其家属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举动,提押也变得更加复杂。
  尤其是一些女犯人,在开庭前更容易焦虑不安。有几次,女犯人从看守所出来就开始不停地哭,一直到法庭上也无法停止下来。这时都是我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解,让她们平静下来,毕竟我也是个女人。】
庭审完毕押送回看守所
  ●记者目击
  阿华和同事将3个人犯带到被告席上,然后她坐在旁边。她说,每次开庭,她一般都要值庭,即坐在庭上,以确保人犯在出庭期间的人身安全,直到庭审结束。庭审完毕后,阿华又要和同事们把3名人犯安全地送回看守所。
  ●女法警揭秘
  无论庭审现场的辩论是有多么精彩,案情的陈述又如何曲折动情,作为一位法警,我只能把一名女性所有的软弱与同情完全抛在一边,全神贯注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止被告有任何过激行为,还要预防被害人家属对被告或审判人员有任何不轨举动。
  ●职业经历
  【2000年11月,南海西岸“姐姐活埋亲弟亲妹”一案轰动一时。19岁的刘婉玲为了与男朋友蒋桂阳早日结婚,并独占家里一栋两层楼的房子,竟然起心将5岁的妹妹和4岁的弟弟除之而后快。他们借口带弟妹到山上玩把他们骗到山上,以谁脱衣服给谁饼干吃让他们自己把衣服脱掉(据案发后交代,要他们脱衣服是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之后,刘婉玲和蒋桂阳分别用绳子套在两人的脖子上用力勒,见两个孩子不停挣扎,蒋桂阳又操起锄头朝他们的头部猛敲了数下,然后把他们活埋在预先挖好的坑里。
  破案后,蒋桂阳、刘婉玲都没有思过悔改之意,2001年8月1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蒋桂阳、刘婉玲死刑。
  刘婉玲就是被阿华押上刑场的,这也是阿华第一次押犯人上刑场。行刑的时候,阿华就站在执刑法警的身后,目睹了一个杀人犯走向最后的归宿。这一刻,对生命、对法律、对法警这一工作,阿华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记者手记
  法院到看守所,看守所到法院,在这段固定不变的路程上,阿华和她的同事差不多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每一次他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危险在什么时候到来谁也无法事先预料。这样的工作她并不觉得枯燥,她说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人犯的心理因素,侦破案情的逻辑推理。
  阿华说,法警这个岗位,是一个从常情上不需要女性却又不得不设置女性的岗位。国内女法警本来就不多,第一线的女法警就更少,她会一直干下去,直到不能胜任为止。
  采访完毕,阿华送我们下楼,这时她突然提出让个儿高一点的记者把楼道的窗户打开一下。原来是一只灰喜鹊“误入迷途”撞进了楼道里,而窗户又关上了,它左右扑腾飞来飞去也没法出去。当窗户被打开,喜鹊飞出去之后,旁边的实习警员阿均说了一句:“喜鹊没有犯法,不能把它关在这个地方。”阿华听后笑了,这也是这趟提押中她唯一的一次笑容,那么灿烂!

来源: 珠江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8 13:56:3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06:36: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