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清晨6点10分,当太阳从山沟里冉冉升起,狱警乔伟准时起床,迎接新的一天。“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在快节奏赶往监区的路上,乔伟总是这样暗暗地鼓励自己。
27岁的乔伟是广东怀集监狱一名刚入职的警察。2010年,为圆儿时的梦想,原本在海口经济学院任教的乔伟,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怀着一腔热情报考了怀集监狱。但在那时,他并不知道怀集是广东监狱的“西伯利亚”,更不知道作为监狱警察的辛酸和寂寞。
回忆起第一次去单位报到的情景,乔伟仍然感慨万千:山峦起伏,人烟罕见,看着一路上荒凉的景色,乔伟的心越走越凉,当汽车停在公路尽头,云梯山脚下,监狱大门出现在眼前时,乔伟的心凉到了谷底。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汶朗镇的怀集监狱,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远离城市化的环境让狱警的生活变得艰苦、乏味。怀集监狱监狱长黄细平说,由于警囚比例较低,连续加班20多个小时是狱警的家常便饭,每年入职的新狱警总有一两名当“逃兵”的。
为了坚守心中的梦想,乔伟没有走。他把QQ签名改成了“积极的心态让生活更美好”,下定决心扎根在大山里,当一名穿警服的特殊教师。
第一次面对自己管教的40多名服刑人员,乔伟这个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紧张得直冒冷汗。“在大学里带学生,40多人里只有一两个调皮捣蛋,在监狱里带犯人,是教40多个调皮捣蛋学生,难度可想而知。”乔伟说。
为克服内心的恐惧感,大学辅修法学、考取了心理咨询资格证的乔伟,又重新拿起书本。当他把心理咨询的技巧运用到管教犯人当中,很快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少服刑人员开始主动找乔伟“谈心”,有的写诗让他修改,有的倾诉感情问题……
湖南籍服刑人员何某经常想家,却担心家人瞧不起他,很少给家里写信。乔伟得知后时常鼓励何某多写信关心家人,吐露自己的悔罪之心,逐渐得到了妻子的原谅。何某说:“乔警官更像一位老师,他的话总能触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认识到从前的错误,减轻心理压力。”
记者在怀集监狱看到,像乔伟这样的80后狱警还有很多。他们知识结构更完善、改造理念更进步,为年代久远的怀集监狱注入了新活力。22岁的叶宗海是怀集监狱年纪最小的狱警,谈起工作,他马上说出了一个“80后计划”:“监狱事业将来要靠80后,帮助服刑人员走上正途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
来源: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