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杭州市妇联探索在基层社区建立“妇女心灵驿站”,创新维权服务手段,维护妇女群众切身利益。目前,社区“妇女心灵驿站”建站挂牌率已达到100%。各站点也基本做到场地、经费、热线的三落实和制度、人员、活动的三到位,实现了“妇女心灵驿站”有明确的定位和宗旨、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有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2010年10月14日,杭州市妇联“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启动仪式在江干区文化中心举行,标志着市妇联“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在全市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杭州市妇联的大力推动下,“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组织管理制度日益健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活动形式日益丰富,极大地推动了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力度,为维护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杭州市妇联还结合妇女就业和流动的新趋势,创造性地在楼宇、市场、收容教育所等场所建立“姐妹心灵驿站”,使普法宣传、妇女维权、法律援助进一步延伸到基层,覆盖到更多妇女群体,各级妇联组织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能力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是杭州市妇联创新妇女维权工作模式。“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主要为妇女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团队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和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针对各地妇女群体的热点和突出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在实施操作中体现了两方面亮点:一是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即区(县、市)级“妇女心灵驿站”采用市区两级双重管理,由杭州市妇联统一授牌,站点负责人由杭州市妇联负责配备;乡镇(街道)、社区“妇女心灵驿站”由各区(县、市)妇联组织管理并统一授牌,站点负责人由各区(县、市)妇联负责配备。二是采用区县对接的方法统一协调开展工作,各区、县(市)共同享有杭州市妇女维权志愿服务团专家力量资源,每个“妇女心灵驿站”负责一个城区和一个县(市)的服务;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分别与淳安县、桐庐县、建德市、临安市、富阳市对接,五城区服务方式以专家接待与电话咨询相结合,县(市)服务方式电话咨询与“送法下乡”相结合。
为进一步推进“妇女心灵驿站”进社区工作,杭州市妇联将围绕“六个抓”下工夫:一是抓覆盖。找准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大力推进在“两新”组织中“妇女心灵驿站”的建站工作,努力做到妇女群众集中到哪里,“妇女心灵之家”就建设到哪里。二是抓规范。将“妇女心灵驿站”建站工作作为增强妇联组织创新社会管理和提升维权工作实效的有力载体,从制订计划到选点建站,从硬件投入到建章立志,都要确保志愿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三是抓创新。紧紧围绕本地区社会稳定和妇女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创新运作管理方式,形成富有各地特色和亮点的良性工作机制,创造性地建设“妇女心灵驿站”。四是抓资源。善用辖区周边学校、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小区名师专家等专业资源以及“楼道邻里互助会”“楼道和事佬”“民情直递员”等民间组织的力量,积极打造“妇女维权工作者+妇女维权志愿者”互联互动的妇联维权工作新模式。五是抓结合。将“妇女心灵驿站”工作纳入“妇女之家”建设的大格局,构建有结合又有特色的良性工作机制。六是抓成效。在进一步打响“妇女心灵驿站”的知晓度、信任度和品牌度上下工夫,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宣传形式和手段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妇女心灵驿站”在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区建设方面的特殊意义以及在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大维稳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妇女心灵驿站”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心目中常惦念、感情上可依托、平时找得到、遇事用得上的“心灵之家”。(杭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