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游鲍山 谒鲍墓
山东省城东郊旅游,游趣无限。若说文化底蕴最丰富的地方,首推济炼济钢之间的鲍山。
说起鲍山,不能不讲管鲍之交、管鲍分金。鲍山因鲍城得名,鲍城即鲍叔牙的封地,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鲍叔牙,又称鲍叔、鲍子,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时与管仲友善,曾一起经商。齐襄公乱政,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囚管仲,鲍叔牙举荐管仲代替自己的职位,并甘居于管仲之下,齐国从此日渐强盛,终成就霸业。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前悲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后人即以“管鲍之交”表示不以物移、坚贞真挚的情谊。早前些时候,据说王舍人镇附近曾有座分金桥,是当年管鲍分金处。
鲍山可谓名山。唐代《隋唐演义》载:单雄信、王伯当、李玄邃三人临淄放辔西行,来到鲍山,乃管鲍分金之地。举头一望,只见:山原高耸,气接层楼。绿树森森,隐隐时间虎啸;青杨袅袅,飞目送鸳啼。真个是为卫水兮禽翔,鲸鲵踊兮夹毂。宋曾巩有《登华不注望鲍山》诗云:“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似茅戟,心中那得叔牙城。”古代版的“齐烟九点”包括鲍山。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曰:“自鹊华以外,如鹊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烟九点’也。”
鲍山离住处不远,高不过百米。中秋节之际,携子沿济钢单身楼西南行登鲍山。偌大的牌坊甚是气派,登山可分三路。北路为台阶式,逶迤上行,苍松翠柏,栏榭凉亭,登高远眺,可观钢厂气象,览巍巍炼塔。中路为主路,步行、车行均可,两旁树木如石榴等颇多,间以秋千、石椅等摆设,是孩子们的乐园。中路上行尽头为一个大大的水池子,里面的红色鲤鱼大小不一,孩子们拿面包、馒头当鱼食,成群的鲤鱼争相抢食,成了一景。南路前行可观动物,有梅花鹿、鹅、鸭、驼鸟等。三路相通,自得其乐。
鲍墓位于济钢单身楼北面,是济南市政府于1995年12月20日公布的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鲍墓共有两层,均用采自鲍山的山石铺砌地面。第一层东侧立一石碑,上书“鲍叔牙墓”。墓上下两层之间的台阶正中间,有一“双龙戏珠”石雕。圆形封土堆位于该墓第二层正中,直径约10余米,高约4.5米,长满了杂草。墓前有石碑一尊,上书“齐大夫鲍叔牙墓”。碑前有石供桌,左右各自分立一只石刻狲猊。封土四周砌有砖墙,高1米多,墙顶做成剁口形状。面积约20多平方米。鲍墓前方和左右两侧是大片的绿地,南北路分别为叔牙南路、叔牙北街。
世事沧桑,站在这位名士墓前,追昔抚今,思绪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