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2|回复: 0

于平静处防“惊雷”

发表于 2012-10-5 15:53: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于平静处听惊雷”,说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处事心态或方式。如果真要拿到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安全工作中来考量,那不仅是对自我生命的漠视,也是对他人生命权利的不负责任。

笔者办公室窗外便是矿区主干道与正大门道路交汇处,形成一丁字路口,此处道路宽阔,视野一览无遗,行人、车流各行其道。按理说方便的交通条件加上人人皆知的重要交通要道,这儿应该是路况顺畅、风平浪静,但事实远非如此,笔者经常是“于平静处听惊雷”——窗外有时传来急刹车声,有时是车俩剐蹭声,有时是指责吵闹声……抬头望出去,或两辆私家车发生剐蹭,或三轮车歪倒在一边,或电动自行车被碰翻。虽然每次事故的后果都算不上严重,但当时场景也足够让人出一把冷汗。

究其原因,车速过快、互不相让、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可能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但笔者以为麻痹的心态、想当然的认识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

面对较好的客观条件,例如道路宽、视野好、行人少等,警惕意识、危险意识便自然的松懈下来,无论驾驶什么样的车俩,一察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就抛到了脑后,想当然地认为此时可畅通无阻,殊不知,大家同样的想法招致“亲密接触”,发生剐蹭和碰撞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同样的道理,井下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时,拿顶板来说,如果不存在过断层、夹矸等现象,看上去较为稳定平整,现场职工便容易出现思想上轻视、做法上应付,敲帮问顶敷衍了事,或者干脆放弃这一环节,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等不良情况,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诸多安全事故无一不印证了这一点:越是看似安全的情况下,越容易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平静之下必有风云。因此,未雨绸缪,时时警惕,于平静处防“惊雷”,才是确保安全的上策!(兴隆庄矿 崔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