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太原铁路局湖电力机务段 冯原平 “ 技改不一定非得发生在车间,浴池工也能通过‘小技改’做出节水大文章。”10月12日,当笔者就班组技改降支的话题,采访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务段浴池工李宪亮时,他如是回答道。
李师傅在单位是位老先进。平素不善言辞,可他人勤快爱琢磨。从机车司机岗退下来干浴池工。李师傅没有太清闲,总爱琢磨并动手改造修理东西。别人半个月用一把墩布,他一个月用一把,用坏修修或者两个整成一个用,一把刷顶两把用。
今年8月份,机务段为机车司机办好事在公寓新建的小浴池开张。原本每班有500多位进大浴池洗澡的机车乘务员大部分改进小浴池。李师傅用心观察后发现个规律,每天的9点至13点,15点至17点没多少人洗澡。于是, 琢磨着如果,如果能改改换水规定,两个池子,只注一池子水即满足少数人的洗澡,中间稍加些水保证温能够即可。
说干就干, 8点接班后,小池子的水换掉后不再注水。大池子在12点半时,注水加温,来洗澡的职工看着清澈冒着热气的池水,都就高兴夸师傅:“是个有心人!”一天能省一池水。
李师傅对笔者说:“我们机务段也与众多企业一样遭遇‘寒冬’,经营困难,开展了控制成本竞赛,车间班组师傅们有小发明小技改,自己虽说是名不起眼的浴池工,能把浴池水的使用控制好,也一项小改革吧。”
后勤部主任王宝高兴地告诉笔者:“李师傅的好作法得到了四名组员响应,一个池子大约为24立方米,能容22到24吨水,一天24吨,一个月大约能节水720吨,别小看这720吨水,是一个普通家庭近10年的用水量,为企业年可节约5万余元。”
笔者感言:李师傅立足本职岗位搞小改革,每月节约720吨水的事例告诉我们,创新技改并不难,只要用心琢磨,做到不好大不嫌小,都能为降支减耗做点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