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7|回复: 3

[话题探讨] 变味的月饼,失落的中秋文化

发表于 2012-10-5 18:30: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变味的月饼,失落的中秋文化

近年来,代表着中秋节日文化的月饼逐渐失去了它的原味,一是有了“腐败味”,“天价月饼”、“黄金月饼”等等层出不穷,这些月饼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中秋节前有媒体报道,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月饼售价在10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市面上至少有10多款。其中,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多款用真金白银制造的月饼。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银月饼卖得最好,“企业、单位都有买上千套的”;价格最贵的黄金月饼,售价为47620元/套的“国宝中秋”,“北京限量2000套,现在只剩一套了”。(光明网)这些月饼卖给谁的、最终落到谁手里?大家都心知肚明。二是有了“豪华味”,除了真金白银月饼,一些月饼礼盒包装是里三层外三层,包装十分讲究全是大盒套小盒,如果把外包装及里面的小包装去掉,一盒月饼分量轻了许多,并且体积小了一大半。

不仅月饼变了味,而且中秋节只剩下“月饼味”了。作为传统节日里的标志性食品的月饼,在节日来临之际销售再火爆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过中秋节不吃月饼就像北方人过春节不吃饺子一样令人遗憾,可是过中秋节并不等于吃月饼。若要问,过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我相信一些人,包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可能答不上来。如果把月饼身上的节日文化内涵除去,月饼只不过是一块普通圆饼,与馍头、面包等毫无二致,只是用来满足人们的充饥和味觉的需要食品。当下的中秋节正缺失的是“为什么要吃月饼”的追问?也即,中秋节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礼仪。月饼成为中秋节日文化从传统到现在的唯一维系物,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表达只能用月饼了,所以让月饼不能承受之重,一切感情、一切心意都寄托在月饼身上,所以不惜用真金白银。俗话说,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筐里是危险的。一旦没有给亲朋好友送去月饼,如果单位不给职工发放月饼,不仅失去了过节的滋味,而且感情失落甚至亲情随之失去,所以月饼不仅成为拉关系、开后门的工具,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事实上,中秋节除了有吃月饼习俗外,还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在不同地区,中秋节的过法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月饼不仅仅是食品,月饼也不仅仅是礼品,应该让月饼回归其本来面目,更需要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使传统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过节,并不只意味着送礼。过中秋节的主题是休闲、团聚、快乐,不仅仅是与亲人团聚,而且与邻居好友等友好交往、和谐相处,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节日。这不仅需要人们自觉放松身心、传承文化,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引导,如举办一些节日活动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为传统节日增添文化色彩,引导人们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和谐、健康的过节方式,不仅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助于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传统文化补充新的元素,例如送礼,并不一定要送月饼,可以为亲朋好友制作一个电子月饼,通过QQ或电子邮箱等送给对方,不仅环保、节约,又富有新意。钱穆先生曾说:文化建设向来是比慢而不是比快的,唯其缓慢才能沉潜和持久。让传统节日回归本义可谓正当其时,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事在人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5 18:40:29 | 查看全部
我们的社会是不是病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5 22:08:54 | 查看全部
过中秋节的主题是休闲、团聚、快乐,不仅仅是与亲人团聚,买月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6 09:16: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