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带薪假取代黄金周假日”不妥
今年的黄金周呈现出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到处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甚至发生了游客滞留景区、被打伤事件,不仅影响了旅游的质量和心情,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有学者建议取消十一长假,通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满足人们的旅游出行,把高度集中的出行时段分散成常态出行。
今年十一黄金周出现人流、车流拥堵现象是由多方面的,一是高速公路收费站首次实行7座客车免费通行,让有车族享受了高速公路上的一次免费 “午餐”,而有些高速公路收费站因发卡而导致高速变“龟速”也是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旅游区景点人流拥堵是有关部门没有控制好,或是有关部门没有安排好,而导致人流量蜂拥而至地集中赶一个旅游景点;三是因钓鱼岛问题,我国一些游客原打算赴日本游玩,结果自动取消了,一部分人集中在国内游,这也算是尽一份爱国之情吧!
其实“用带薪假取代黄金周假日”对有些行业,或是有些职业还是可以的,比如像教师、公务员等,但如果要是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对一些老板本身就很抠门的企业,员工要是想带薪休假,那么可能就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因为在有些企业里压根就没有带薪休假这个字眼,据前不久《工人日报》报道说,根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仅有三成,另有21.8%的职工虽符合条件,但从未带薪休假。我想,假如带薪休假政策是个看到想不到的“馅饼”,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那么有些不是为了在假期里游玩的在职员工,他们岂不是想利用长假回家和亲人们团聚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黄金周假日”出门旅游出现人流、车流拥堵看似是一个很大的顽疾,但从另一个方面却反应出近年来百姓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改变,百姓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实行黄金周假日旅游可以拉动内需消费、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以及促进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功能和作用尤为凸显。同时,它还有许多非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功能,例如可以极大地锻炼和考验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加快东西部地域、南方和北方的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有利于先进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利于展示各地域的文化特色,促进中华大家庭的融合等,这方面的意义更大,并不是数百、上千亿元的消费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因此,笔者认为,“十一”小长假出现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不能完全把板子打在“黄金周假日”上,而是要有一个冷静的思考和总结过程。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在持续改进中逐渐成熟、逐步规范。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应对黄金周假日人流、车流量拥堵的应急预案,对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等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序的安排。只要有关部门服务工作做细、做到位,把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排除掉,那么黄金周假日出行也好,旅游也罢,我想就一定会让出行人高兴而去,满意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