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煤炭、钢铁等国有企业,面临着经营的低谷,那么会显现出新的底面,班组中一些成本流失的漏洞、暗流、缝隙、孔穴就会被发现,封死这些流失的根源正是时候,班组职工为此而着急。
低谷现新底当急堵死成本流失源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杨建
工友常说:“锅里有碗里才有”,班组职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不但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还为企业利益这口大锅,如何堵住成本流失的漏源,如何盛装的更多而较劲。
就说如今煤炭、钢铁等国有企业,面临着经营的困境,面对着一轮带有周期性性质的低谷,销售难利润少,到9月27日,《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已经连续三期报道了职工聚集“经营”的谋划和行动,这让班组职工更多的思考,从自己的岗位,从自身的工种,从切身的利益,去发现和探索控制成本源头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这点儿工资都拿不稳当,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呢?”,一线职工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渴望:是在这轮经营低谷中,面对物价上涨的现实,能保住自己的薪金收入,确保养家糊口生活的根本需要。
如何冲出低谷的束缚,低谷显现出的新底面,班组中一些成本流失的暗流、漏洞、孔穴、缝隙被大家发现,封死这些流失的根源正是时候,班组职工看在眼里,急上心头。
职工心急在管理成本上有旧漏洞。管理人员多,一线职工少,分担的管理成本就多,企业的负担就重;零部件的管理环节多,会导致班组的生产成本增高;班组还没有完善的成本预算控制的预案或制度,究竟自己的产出用多少成本还是一本糊涂账;班员们还没有把用剩余的零部件归库、归箱、归存的良好习惯,班组也没有好的控制措施;这些漏洞仍然是企业利益流失的根源,在低谷时更加显露出来,正是封堵的时候。
火急在老传统上有暗流。靠技术水平去节约的习惯很差,如下料时的余留量留得很大,做工件时不能用的边角余料增多,修理设备时的损耗大;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解决难题的能力差,自己可以通过技术改造、革新,设备改用以及工装夹具的制造来完成的工件,往往不愿意去辛苦辛勤地劳作,而热衷于请“外援”,这些情况,摆在面前地是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暗地里却增加了生产成本,企业的利润被“放了水”,这也是成本的暗流源,必须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去堵截。
着急在思想意识上有缝隙。一些班组职工的成本意识还很差,抱着反正我上完了班,就要拿满工资给我的态度,控制作业中的成本不关我的事;再怎么节约,我也多拿不到几分钱,节约为了谁上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节约生产成本很淡漠;对过去的工资等利益分配上一些职工心里还有纠结,会导致一些消极行为,这些思想意识上的缝隙,也是企业利润流失的根源,它是需要细心去发现的泄漏缝隙,也是必须要有耐心去堵住的细小源头。
猴急在前景预感上有孔穴。面对暂时的低谷或困境,预卜到可能会出现降工资、待岗等的出现,从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境况,对前途没有光明的预期,灰心导致动摇,这会出现工作时没有激情,作业效率低下,提升技能没有积极性,提高安全技术水准没有动力,以至于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孔穴,稍有压力就“漏水”了,这要有乐观、积极、努力的正确导向或宣传去堵塞。
有人说“底子不牢,地动山摇”,低谷下能见到新的底面,年低谷、月低谷、行业低谷、周期性低谷、暂时性低谷等,都会在班组中形成一些成本流失的漏洞、暗流、缝隙、孔穴,这时就容易被发现了,为企业这口“大锅”里盛装得更多,堵死这些流失的根源却正是当务之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