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罗喜林
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四年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从年少轻狂到成熟稳健,与石壕煤矿风雨兼程,共同成长。
1998年,刚出校门的我,接替患有工伤矽肺的父亲,成为了石壕煤矿的一名工人。当时煤炭市场低迷、企业效益差,员工工资发不齐成了家常便饭。但每年年底,矿上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补发员工工资,并鼓励大家不要泄气,共渡难关。企业在困难的时候仍不忘广大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福利,令我至今无法忘怀。
2000年初,煤炭企业效益逐渐好转,二次创业的号角吹响,原煤产量的快速增长却导致了安全形势愈加严峻。2004年6月,石壕煤矿在全矿员工中招聘救护队员,在采煤队工作多年的我深深明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毅然参加竞聘并成为了救护队员。由于文化低、体质差,刚到救护队的我极不适应,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暗暗下定决心要攻克难关。于是每天都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向师傅讨教业务技能,勤于锻炼身体素质。经过半年的强化学习和训练,我的理论考试全队第一,体质和设备操作考试达到优秀,并多次在公司岗位比武和理论竞赛中夺得名次。那年,我被队里提拔为副小队长。
2008年,矿上浓厚的写稿氛围感染了我,我开始试着写一些宣传报道,由于写作水平差,稿件都石沉大海,我并不气馁,继续坚持多写稿多练笔,一个月写50多篇稿子。2010年9月,矿调我到党委工作部成为了一名宣传干事。写稿3年来,我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全生产报》、《重庆日报》、《重庆商报》等刊登稿件100多篇,还获得集团2010年度、2011年度“优秀通讯员”。成绩微不足道,但却离不开矿良好的通讯员培养机制,良好的写稿氛围。
十四年的风雨,锻炼了我、磨练了我,我更加茁壮成长。如今,石壕煤矿已经成为年产13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安全形势日趋稳定,生产指标屡创新高。虽然,煤炭市场目前遭遇了“寒流”,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振奋精神,鼓起勇气,发扬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以最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就能早日见到绚丽的彩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