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379924972

寒露节气养生的时令蔬果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21:36 | 查看全部

寒露节气慎防哮喘与过敏

2012年10月8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寒露的到来,预示着我们要预防哮喘的发作。

哮喘的发作,自古以来就认为与气象因素关系极大。据临床的统计,天气变化占哮喘病发作原因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疲劳、过敏、饮食不当等因素。从时间上看,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其次是冬季、初春和梅雨时节。同时,刚刚到来的秋季,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的季节,每次冷空气过后,都伴随着气温、气压、降水、空气湿度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因为依中医理论,哮喘一病,宿根为“痰饮伏于内,胶结不去”。一旦气候变化,就容易引动发病。

资料显示,秋季还有两种天气可诱发哮喘:

其一是初秋时节,当雷雨前或台风登陆前的几个小时,哮喘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医疗专家分析认为,这除了气候原因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心理原因所致──患者对即将到来的狂风骤雨心存不安甚至恐惧。

其二是深秋时节,天气形势被高压控制,哮喘患者增多。气象医疗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近地层出现了逆温层(即气温随高度递增),地面出现某些诱发哮喘的“过敏原”,从而使哮喘发作。

所以,大家应当非常注意在这个时节关注天气的变化,当有冷空气过境时,要提早预防,做到有备无患。深秋时还要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当哮喘发作时,可按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服用一些中药,以平喘祛痰,缓解病情。如果是急性发作,就应使用上文提到的一些西药应急。

当然,过敏性哮喘除了天气变换引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过敏原。秋季的温度和湿度都明显低于夏季,空气中的浮尘增多,尘螨也在家里到处滋生,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家庭中的宠物同时也开始换季前的换毛,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过敏的物质。少数秋季常吃的食品同样也会引起过敏症状,如:螃蟹、桃子、羊肉、鸡蛋、牛奶等。

对付秋季这一常见病,我们不是没有办法的,其实大家只要做到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安全过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22:42 | 查看全部

寒露节气慎防哮喘与过敏1

预防方法一:注意饮食

平时要养成不挑食、平衡饮食的好习惯。另外,秋季气候干燥,大家常常会有口干、皮肤干燥等燥热表现。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梨、荸荠、柚、甘蔗等,对过敏性哮喘有预防作用。另外,注意不要多吃大闸蟹等高蛋白食物。

预防方法二:锻炼身体

平时,我们就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做运动,增强体质,这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最有利措施,特别是对体弱和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

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家居环境有利于预防疾病 资料与图片

预防方法三:改善家居环境

改善居住环境对预防过敏性哮喘也很重要。实验表示,大量的过敏性疾病都与家具中的尘螨有关系。特别是地毯、沙发、床铺等,更是尘螨寄居的最佳场所。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在平时应当多开窗通风,家居用品尽量少选择一些羊毛制品,同时,经常给家里晒太阳,患者的内衣物还可以用开水烫,以减少尘螨的存在。

预防方法四:避开过敏原

秋季是外出游玩的最好季节。户外活动虽然能够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但与此同时,尘螨、动物皮毛、霉菌孢子,以及螃蟹等食物,都有可能成为诱发过敏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大家在赏秋的游玩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远离宠物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23:35 | 查看全部

寒露节气慎防哮喘与过敏2

寒露过后注意预防“秋病”

寒露标志着天气已经开始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寒露过后,天气转凉,感冒、腹泻等疾病抬头,市民应加强锻炼,注重保暖,同时还要调整心态以度过寒秋。

寒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种气候使人们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等症状,甚至会出现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随着气温的下降,又到了感冒最流行的时期。寒露过后,心脑血管病、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复发、肺炎等疾病开始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而这些疾病多数因感冒引发,因此老年人更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同时,由于气候渐冷,黄叶飘落,一些人心中常会引发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情况。

所以,在这个季节要注意防治感冒,平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饮食上要科学调理,要少吃辛辣、熏烤等食品;还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乐观豁达的心情对待日常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26:35 | 查看全部

寒露宜食水果有哪些

寒露宜食水果。注意补充水分,要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小儿秋痢、妇女脏燥、肺虚咳嗽、烦闷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广泛的滋补良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28:39 | 查看全部

寒露时节护肺保阴才养生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时节护肺保阴才养生

寒露时节,万物随着寒气的增长,逐渐萧条衰落。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也逐渐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盛。在养生方面,我们要使体内的生理活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根据四时养生中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寒露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的阴气。

秋与肺相应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阴,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具体地说,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补脾胃,又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

由于天气渐冷,日照减少,秋风萧瑟急劲,往往使人情绪不太稳定,心情燥动,容易产生悲愁忧伤之感。看到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一些人心中常有萧条、凄凉、垂暮之感。悲忧最易伤肺,故宋代养生学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老有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神,则忘其秋思。”如若过度兴奋激动,使阳气浮动,很可能引发疾病。因此,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可以平素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尽情玩乐宁志、陶冶情操、稳定情绪、提高机体的防燥能力和免疫能力。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专家提醒,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常言道:“御寒锻炼自秋始。”寒露时节,为了抵御更加寒冷的冬天的到来,适应严寒。应该注意进行耐寒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寒能力。

此节气宜食养生汤水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如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等。

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选用西洋参、燕窝、蛤士蟆油、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凉,入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症;燕窝味甘,性平,入肺、胃、肾经,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引起的咳嗽气急等症;哈士蟆油味甘、咸,性平,入肺、肾经,有填精益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羸弱、肺痨咯血、燥咳日久等症;石斛(枫斗)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肾经,有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健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等功效,这些都是秋季进补的精品。

柿子: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15:30:31 | 查看全部

寒露吃芝麻食疗法

寒露已过,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寒露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抗衰老。芝麻广泛应用于人们的食疗。

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谚语说:“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黑芝麻又称胡麻、黑脂麻、胡麻仁。在中医笔下的处方中,常见“胡麻仁”,其实就是黑芝麻。在中医看来,黑芝麻不仅能养黑发,还有护肤美肤作用,常吃黑芝麻,干燥、粗糙的皮肤能变得细致、光滑、柔嫩,从而延缓衰老。

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也道出了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从芝麻中提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看来,芝麻和来自芝麻的香油,都与人们的饮食养生息息相关,而“寒露吃芝麻”的习俗,更加强调了芝麻在“四时养生”中的作用。

寒露之后,寒气增长,万物渐萧落,人体也随之发生变化:伤风感冒流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加重,慢性胃炎、胃溃疡易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所以,寒露过后的饮食养生,应遵守“滋阴润燥”的原则,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肉、鸭肉、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