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外整形美容潮流的涌入,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已经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的整形美容市场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搜集了几条相关资讯,来看看整形美容市场的百态生。
中国美容整形机构已逾34000家 每年接投诉近2万起
据和讯网报道,截至去年底,中国内地已有包括整形门诊、综合性整形科室、整形医院等不同性质的整形机构34000多家,而整形美容连续多年成为消费投诉热点,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接受的投诉已达近2万起。这是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孙隆椿透露的信息。
美容整形类网站网站大量涌现
随着整形美容市场的扩大化,整形美容的相关网站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很多人抓住商机纷纷建设美容整形类网站,希望利用互联网的在线互动优势,获得更多的忠诚用户。这也是整形美容市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当然整形类网站就真的能够获得大量的忠诚用户吗?告诉你:答案当然是有条件的。
业内人士:中国美容整形业缺乏专业认证体系
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9月15日在穗召开。新华网的记者从这个中国整形美容行业最大的年度盛会了解到,实际上,中国仍缺乏整形美容专业认证体系。
据悉此次大会共有1500多人参与,6个国家和地区的15名海外著名专家特邀参会。南方医科大学高建华教授表示,目前美容整形机构遍地开花,良莠参差不齐,对治理市场乱相,政府应从机构、设施、人员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和行业标准。现在正规医疗机构从事医学美容的医生,大都由外科或其他科系医生转型而来,从业人员最多持普通医师资格证书。虽然对于一个成熟的外科医生来说,医学整形美容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很高,但从市场管理和行业长远发展来说,应建立整形医师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美容整形 9成市场份额被民营机构占领
福建省首届皮肤医疗美容激光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在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了公立医院美容整形被“边缘化”的问题。
福建省医学会整形与美容外科分会常委黄岩透露,“据粗略统计,厦门的公立医院相关的业务量加起来一个月在100万元左右,而民营机构一个月则可以达到1000万元”。
好技术好设备却遭冷落
一些专家在研讨会上指出了公立医院在激光美容领域遭遇的 “尴尬”:医务人员有好技术,医院有好设备,但在美容市场上的竞争力却远不如一些民营的美容整形医院、生活美容场所等。
“我去广州的时候,就看到在公立医院里一次只需1000多元的项目,在有的美容院里一次的收费却是6000多元,而且消费者还必须先充值20000元办会员卡,才能做该项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黄一锦说。
而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光学在皮肤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在该院开展已经超过10年,同时,该院现在拥有的皮肤科治疗设备市值超1500万元,脱毛、痤疮治疗、去除色素痣、去皱、嫩肤等项目均有开展,但到该院去做这些美容项目的市民,却是少之又少。“我们皮肤科一年的门急诊量达到16万多人次,但来做美容的,却是微乎其微”。
黄一锦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市民的传统观念有关:大部分市民都认为上医院应该是去治病的,做美容就应该到美容整形机构去。
“聪明消费者”青睐公立医院
既然有着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那么公立医院为什么不“大举进军”美容整形领域呢?医生们分析,这主要和公立医院的性质有关。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民营机构那样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同时,不少公立医院日常的门急诊量都已经很大了,如果再来很多做美容整形的,医生们肯定都要忙不过来了”。
尽管公立医院在美容整形领域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但是也有一些“精明”的市民会选择到公立医院做美容治疗。“一些市民很聪明,上网搜索,发现我们的设备很先进,价格还便宜,就过来了,自己做的效果好了,还会带上亲戚朋友一起来做。”黄一锦认为,上公立医院做美容整形的,都算得上是聪明人。
来源:中国美容人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