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2|回复: 0

成本控制,班组创新是捷径

发表于 2012-10-15 16:1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成本控制,班组创新是捷径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李晓波

    进入2012年2季度,世界经营严冬的影响在我国各个行业逐步显现。成本控制,再次作为一个沉重的话题摆上各级经营管理者的案头。班组,作为企业各项指令的最终执行端,如何应对经营严冬,严控成本,成为各个班组长为之思虑的大事之一。10月11日晚上8点钟,来至全国的64名基层班组长一起讨论,得出群众性技术创新仍是成本控制的捷径。
班组职工因为在生产一线,直接面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以及各种生产设备,技术创新有其天然优势。但是,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对班组创新,我们应该在给与充分重视的同时加强引导。
    一是要注重班组创新课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效。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不能搞虚招,要结合现场切实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的立项要有针对性,要切实可行,不能太复杂,通过工艺流程、设备局部性能的一些优化变更解决实际问题就行;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要与合理化建议相结合。可以说,合理化建议是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所有成功项目的雏形,无论多大效益的项目最初往往都是来自于一念之间,好的建议往往是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的“金钥匙”,因此保护好职工提建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活动要注重发挥班组职工和技术工人的团结协作作用。班组科技攻关降成本活动肯定会有一些技术含量的问题,一个人的技术力量毕竟有限,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毕竟会有侧重,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借助团队的力量往往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立足长效,形成机制。首先要建立班组科技攻关业绩奖励机制。2009年以来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工会建立了职工“五小”活动激励机制,实行了技术标兵评选,并设立了的班组技术攻关组织奖。出台了《班组职工五小活动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申报流程,通过发挥技术指导小组、“职工创新工作室”和班组“技术协会”三个团队的技术优势,严格审定每项攻关课题,并请专业职能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对项目资料进行鉴定盖章,保证其成果的真实有效性。长效机制的建立为该矿的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三年来,在广能公司职工技术评比中活动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在今年广能公司评 选6名职工创新能手的活动中,该矿独占两席。
    三是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完善。由于班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活动起步不久,所以还存在一些需规范完善的地方,首先是基层工会对班组职工技术创新的引导参与不够,各级工会要进一步引导职工树立“工厂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把在小家的节约习惯带到工厂“大家”,真正把节能降耗意识带到工作中、体现在现场细小环节;其次是职工的技能素质有待提高。开展班组降本增效科技攻关活动,班组职工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职工队伍素质是开展科技攻关活动的智力保证。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李子垭南煤矿我们就发现每个基层连队电钳班职工的技能素质普遍高于生产班组,革新成果质量也普遍高于生产班组,这无形中成为班组创新长效机制建立的瓶颈;第三是存在与企业技改或大中修项目重复的技术改造,班组职工能想到这些肯定不是坏事,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引导,避免他们做无用功。
    四是要对项目成果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落实。一个好的成果,如果只停留在纸上、图上,那么再好的设计都等于零,只有落实在现场,检验在现场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也只有根据现场情况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和更新才能实现它的持续效益。李子垭南煤矿采煤二队电钳班职工2009年的一项取消机巷转载机的合理化建议,三年来经过现场应用和逐步完善已累计创效600余万元。
   综上可见,充分发挥班组细胞的作用,调动好班组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深入挖掘广大一线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正是从源头抓好成本控制,实现开源节流的最好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