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管道底部因磨损出现了绿豆般的砂眼,补上“膏药”大小的补皮,少则几天多则半月,补皮旁又开始渗漏。我们现在给管道上的“绿豆眼”补上了“大膏药”,既减少了重复检修次数,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材料消耗。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机修车间检修一班副班长邢小敢说。
“绿豆眼儿”贴上了“大膏药”
刘雅铖
今年,受国际经济不振、国内需求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煤价“跌跌不休”,煤炭行业经营压力愈来愈大。企业纷纷采取紧缩开支、厉行节约、深挖内潜等措施应对“寒潮”来袭,降本增效工作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心之一。作为企业最前沿的班组,员工们是如何在岗位中实现降低成本的呢?10月5日,笔者到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洗煤厂机修车间检修一班采访时,从副班长邢小敢那里得知了一个“绿豆眼儿”贴上了“大膏药”的故事。
“我们是检修班,维护好设备,提高设备运行和使用周期是主要任务。避免重复检修所花费的人力、材料和资金是我们班组员工降成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最常见的管道砂眼,我们尽可能使用大补皮,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检修,还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材料消耗。”邢小敢说。
原来,该厂重介洗煤系统输送料煤管道较多,因为煤以及铁粉等介质在传输过程中的磨损,除了特殊耐磨管道外,普通钢管使用寿命一般都不长。补焊管道砂眼、更换破损管道是检修一班日常性工作之一。该班的电焊工在长期焊补管道砂眼 工作中发现,磨损其实并非管道全部,往往是下半部先磨损,出现绿豆大小的砂眼,以往,因生产开车时间的限制,在焊补时用焊条填补了砂眼,最多用“膏药” 大小的补皮焊补,可效果确差强人意。少则几天多则半月,补皮旁又开始渗漏,需要再次维修焊补,造成了重复检修。
今年,该班对出现因磨损出现的管道砂眼,都要先查看分析破损情况,凭多年的工作经验,用手锤锤击管道底部,可以通过声音、锤击印痕判断“绿豆眼”旁的管皮厚薄程度,将补皮大小尽可能增大到管道底部较厚的地方,用“大膏药”贴上了“绿豆眼儿”,让薄管皮穿上了厚衣裳,使用周期和寿命增长。
笔者感言:在企业经营遭遇困境时,班组员工更注重在岗位中运用操作经验、工作技术和责任心去发现、改善遇到的问题,让聪明才智在岗位降本源头上发挥作用,提高设备运行和使用周期,为企业降低材料消耗、减少经营风险贡献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