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善待危机
淮北矿业芦岭煤矿 姜涛
今年以来,在欧美经济走向不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市场需求紧缩,企业效益下滑,职工收入降低,许多企业面临着经营危机。10月11日晚,“班组天地”网站聊天室里热火朝天,来自全国企业的64名员工继续就班组如何应对经济寒冬各抒己见、出谋划策。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笔者认为,要在节支降耗上多管齐下,更要从思想意识上充足准备,做到善待危机。
善待危机要有开放平和的心态。上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几乎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美、欧双重危机的影响之下,我们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由于企业经营困难、个人收入降低,就怨天尤人、气馁懈怠,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临阵退缩、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只有2%的企业可以存活50年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也仅为40~42年。这就意味着即便不遭受大范围危机波及,企业也时刻面临着激烈竞争甚至被边缘淘汰,太平盛世并不意味着可以歌舞升平。因此,危机来临需要我们用开放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
善待危机要有反思过去的思虑。在危机的冲击之下,供需失衡、市场萎靡、价格下跌,面对开源无望的情形,每个企业都会想方设法降成本、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在危机没有到来之前,很多企业经营却较为粗放。以煤炭行业为例,自渡过98金融危机以后,便迎来了黄金发展十年,各大煤企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呈几何增长。在“不差钱”氛围的笼罩下,很多企业成本意识有所淡化,具体到班组,甚至出现零部件出点毛病一换了之,检修工变成安装工,精细化管理成为纸上谈兵。危机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查找不足、反思过去,时刻保持成本意识,杜绝一丝一毫的浪费。
善待危机要有化“危”为“机”的意识。埃及有句谚语: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掉进尼罗河,上来的时候手里也会顺便抓两条鱼。每次危机都是智慧迸发、创意四射的时候,都会催生新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促进生产力新的发展,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中企员工互动平台来看,在应对这场危机中,淮北矿业芦岭煤矿选煤厂化验班提升化验准确度保障经营质量,河北明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向消灭班组盲区要效益,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特车班加强源头控制降成本,这些努力必将在战胜危机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仅仅是应“危”之策,而应该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好好传承下去,以应对危机为契机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否则,危机一过就束之高阁,无异于过了三九天扔掉御寒衣,企业必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比尔•盖茨说:“微软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是比尔•盖茨的危机管理方法,警示员工居安思危,不断保持微软的竞争优势。面对危机,也许我们真正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客观的市场环境,而是来自主观的忧患意识和枕戈待旦的时刻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