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8|回复: 1

【喜迎十八大,晒身边变化】十年,我见证了李子垭南煤矿的变化

发表于 2012-10-17 17:22: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年,我见证了李子垭南煤矿的变化
我叫刘仁荣,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采煤二队的一名采煤工人。1998年,我和原华蓥山矿务局高二矿闭坑转产的132名工友一起来到华蓥市溪口镇六池堡村开工建设李子垭南煤矿,这一干就是10多年。其间,尽管岗位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李子垭南煤矿。14年来,我亲身感受见证了李子垭南煤矿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今年是南煤综采元年,井下的综采已经开机割煤了,期盼已久的综采终于一朝梦圆了。看着南煤这么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慨万千。
记得那年初到六池堡村时,满目荒山,杂草丛生,荆棘遍地,那时的矿山满目苍凉,人烟稀少,交通避塞。一年四季只有风是富裕的,从东刮到西,又从西刮到东,逢雨路泥泞,遇晴尘飞扬。
       当时,煤炭企业处于最暗淡时期。由于资金、人员无法到位,矿井设计先天不足,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毒俱全”,年设计能力仅15万吨。2000年6月投产,首采区设计为伪俯斜分段走向密集采煤法开采,单体支柱支护。煤矿产量低,工资少,矿上没有更多的能力为员工们解决住房问题,十几名员工挤在一间用篾席、树枝围成的小工棚里休息。当时在矿区流行这样一句话:“小窝棚、头碰头、脚碰脚、热天闷死人、冬天冷彻骨、下雨只能躲床角。”
    2001年在南煤首个工作面511工作面就发生2起顶板事故,死亡三人,发生大小窜矸17次,丢失单体支柱560根,年产量仅4.7万吨,矿井濒临破产的边缘。2002年1月,矿上果断决策,改用四边形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采煤,应用此种采煤法矿井在2008年取得年产27.38万吨,安全生产1366天的好成绩。2010年4月13日,四川省安监局组织全省部分市(州)安监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煤监分局有关负责人,省局相关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在矿上召开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现场推广会,相关人员到5128工作面对这种采煤法进行现场观摩,集中推广。
但我当时就已知道,这种采煤法很快就会在我们的工作面退役。因为更安全更高效的可伸缩掩护支架采煤工艺已经在邻近的5127工作面全面铺开试验。综采,已经在矿职代会上获得了通过。
随着矿井科技进步,产能提升,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往日的小窝棚被雨后春笋般鳞次栉比依山而建的现代楼房替代,昔日进矿的的烂泥路被硬化成了平整的水泥路,矿区被鲜花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环绕,一座花园式的矿山已经完全替代了当年窝棚林立的的“废品陈列站”。
     2010年6月份,矿上更为我们员工宿舍制定了标准化规范,统一了床上用品、安装了饮水机、闭路电视和空调。住在冬暖夏凉的寝室里,推开窗户望开去,楼前楼后都是绿地、花草、树木,就像住在了大城市的公园里。“这真是才到六池堡时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呀!”我常常这样向年轻的工友们感概。(刘仁荣口述,李晓波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8 10:15:49 | 查看全部
一步一个脚印。矿山见证我们的成长。我们而见证矿山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