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培训的两次感动
有幸参加《重庆煤炭》通讯员写作知识培训,除了聆听各位老师对新闻写作的精彩讲解而深感自己知识的缺陷,更让人心中泛起漪涟的是围绕汶川大地震为主题的默哀、讲述抗震救灾的采访经历。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惨绝人寰的8.0级大地震。
6月12日,重庆阳光温泉度假村会议室座无虚席,重庆煤炭协会《重庆煤炭》2008年度通讯员培训班在这里举行。上午8点,重庆能源集团各矿业公司、地方区县的通讯员为各自的到来相互招呼着,寒暄着。总编余大陆在主持培训开始时,发动全体参会人员向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默哀。顿时,还在小声说笑的,见面握手的,全场喧闹声嘎然而止,“唰”的一声全体起立,一位因小解迟到的“眼镜”刚走进会场走道,看到人们庄严的气氛,一个急刹正步,向右转,低头,默哀,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
8点30分,培训开始,应邀到场的《重庆晨报》记者赵君辉老师,讲述《那一刻:只有生命没有亲人》的抗震救灾英雄白杨民的采访经历,看见堂妹被埋废墟深层无法施救,鼓励堂妹:好妹妹,你一定要坚持住,救援者马上就会来救你!本就因感冒咽喉发炎沙哑的赵君辉老师发音突然“卡”了壳,将头扭向一侧,用中指拇蘸去眼角的泪水。近200名通讯员被赵老师的采访经历深深吸引,不少通讯员噙着泪水在悲痛中听完讲述。一堂近1小时的讲座,白杨民的感人事迹采访就占用28分钟,让通讯员们在学习如何写好通讯和采访的同时,再次感受在灾难面前,军人舍妻别子赶赴第一线团结一心的动人救灾画面。(邓军)
邮编:401448
地址:重庆能源集团渝阳煤矿宣传部
电话:023-48732174
审稿:渝阳煤矿宣传主任 岳万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