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儿时的赶集
我从小生活在鲁西南一个贫困乡下,童年的那种逃课放羊,爬树摘桃,捉鱼抓鸟的生活,简单而快乐。最最开心的记忆莫过于赶集了,集上那香喷喷的养肉汤,烤肉,烤包子,吊炉子烧饼等均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想起小时候,故乡的人们在靠天吃饭、靠地生存的理念支配下,没有一处高耸入云的高楼和鳞次栉比的商业节。那时候,每周能和母亲去镇上赶一次集,让母亲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将是我最大的奢望。为了能赶上集,我提前将自己的作业写完,帮助母亲干完农活,以求得到母亲的高兴和欢心,让母亲将我带到附近的小镇上赶集。其实,母亲赶集是去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但是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集市上到处乱串,往往使母亲担心受怕。其实,我赶集的目的,就是为了吃一串母亲给买的糖葫芦或饼干,尤其是糖葫芦,那吃起来那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手拿糖葫芦,慢慢品味用糖稀做成的糖葫芦,看着来往不断的人群,幼小的我感觉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为了给我买两窜冰糖葫芦,母亲却在集市上同商贩们不停地打价还价的时候,我感觉母亲是那么的“小气”,打心眼里也不愿意让母亲尝尝那冰糖葫芦的滋味,现在回想起来,一种内疚感涌上心头。到了年关,每逢和母亲一起去赶集,便央求母亲给自己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和几挂鞭炮,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母亲微笑着给我“约法三章”,严厉要求我要好好学习,没事时去地里帮她干农活,学着给在戈壁滩玉门油田打井的父亲写信。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在和母亲一阵讨价还价后,我咬着牙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现在想起来,幼小的我是那么的幼稚。前几天,天生木呐的母亲却要过六十大寿。隆重的宴席上,我看着母亲头上的丝丝白发时心里难过,这时,我脑海里顿时想起小时候母亲带我赶集的情景,我立即向老人表态说:“妈,虽然现在不兴赶集了,不过您以后去市区,我一定亲自开车接送您。”
光阴似剑,一年又一年,如今生活条件优越了,赶集俨然成了陌生的事情。我和母亲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再也不用发愁去赶集了,可是老人仍然会产生赶集的念头,很是怀念我儿时那赶集的时光,于是,我只好利用周末的时光再次走进集会,可是在热闹的集市上,尽管母亲兜里揣着一大把钱,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却一件商品都不买,其实,母亲只是来感受赶集的时光,却没有了以往的激情和冲动,他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过往的人群。从老人的眼神里,足以看出母亲在怀旧着以往赶集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