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初中生成长起来的“土专家”
深秋收获的季节,西安铁路局安康电务段汉中综合维修工区闫晓德收到了自己的第三批订单:延安电务段订购30套道岔跳线塞钉线起拔器。
这是闫晓德2009年发明的一项小工具,可快速高效拆除钢轨跳线、塞钉线,节约时间超过70%,在线路集中线、标准线建设时特别适用。
之前,2010年昆明电务段慕名而来,购买了20套万能角度道岔固定扳手;去年,绥德电务段成立时,全段职工一次性配发ZD-8型转辙机多功能组合式装卸工具,这些都是闫晓德的得意之作。
闫晓德只有初中文化,1982年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了一名铁路信号工,凭着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一股韧性,很快成为一名铁路信号工行家里手。一次简单的室外高空作业,闫晓德深深触动,开始了自己的发明革新之旅。
一年冬天,一位工友在高柱信号机上调试灯光,10多分钟过去了,工友额头冒汗,双腿颤抖,灯光越调越差。工友告诉闫晓德,在信号柱上站久了,特别累,还心慌,差点摔下来。
“要是能像站在地上调试不就行了吗?”,闫晓德灵机一动,立即找来废旧木板、角铁,开始制作高柱信号机移动作业平台,并取得成功。如今,该平台几经改良,由移动式改为折叠便携式,大大方便了现场作业,十分受职工欢迎。
从1995年第一项成果问世至今,闫晓德共技术改造37项,创造效益达50多万元,多项成果被铁道部、陕西省评为优秀QC成果,“组合式弹簧按钮灯座”在全段应用10年,至今仍在服役。
一项项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发明小革新,在现场发挥在巨大作用。闫晓德逐渐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尊重,成为职工眼中的“发明达人”,2006年被西安铁路局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2009年获得“铁道部劳模”荣誉称号。
面对诱惑,闫晓德毫不动摇。1999年,一家防盗门厂月薪3000元聘请闫晓德,近乎当时工资的8倍,他再三考虑最终拒绝了;2003年,段领导调闫晓德到机关后勤工作,他摇摇头,坚决的说:“现在的岗位,更能为大伙服务。”
今年8月,宝成铁路朝天-军师庙间山体塌方,由于山路崎岖,150斤的抗流盒抢只能肩扛手抬,足足走了40分钟。工友衣服刮破了,手蹭破皮了,闫晓德心里特别难受,花费一个月时间,研究制作了搬运抗流的便捷工具,并投入使用。
“我的根已深深扎在铁路,我要让自己的发明在全路推广,让更多的职工享受便捷与安全!”铁路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让闫晓德的小发明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他脸上洋溢着憧憬的笑容,在秋日的阳光里灿烂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