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5|回复: 0

(转贴)让生命更精彩

发表于 2012-10-23 20:23: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转贴)让生命更精彩

             作者:王红梅 杨俊谊

齐名,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蓝领工人。
  那一场特殊的人生变革到来之前,在华北制药2万多名职工中,齐名也绝非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只是,突然的改变让他的人生又多了另外一重意义。尽管这样的改变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之后,大家对于齐名的目光就无法仅仅停留在他精湛的技术之上了。
  或许我们用100%的希望和努力,可以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但当你的生命只剩下15%希望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工作,你又会秉承着怎样的职业态度?
  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绝非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技术让他“扬名”
  对于这位华北制药金坦公司电气仪表组组长,我们还是先从他的技术说起,这是他的根本,即使没有2008年的那场变故,这也足以可以成为他“扬名”的资本。
  齐名不是天才,但常年扎根在维修生产第一线经验和实践让他练就了看出事故苗头、听出设备隐患、找出问题故障、快速设计解决的绝活。
  一次,R.O水(即纯净水)流量计突然没有了指示,因为是进口产品且大部分被胶封住,所以几个同事忙了很长时间都没能修好,找代理商更换,开口就是8000元。齐名了解情况后婉言留下了流量计,根据多年经验,他回到检修间重点检查了电源部分,发现有一个贴片电阻已经炭化,用万用表测量其阻值已为无穷大,这就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对比检测发现,电源部分设计时考虑不够严谨,从而造成电阻过载而烧毁。
  好了,分析到此,问题自然变得简单起来。他只需更换一个电阻,成本费1元钱就解决了难题。1PK8000元,这一次齐名完胜。像这种以四两拨千斤破解技术难题的例子,在齐名身上真是不胜枚举。他在金坦公司工作11年,为公司创造循环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由他设计开发的一种试电笔笔芯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每一项都是对他技术的肯定,虽然称不上辉煌,但是对于一名蓝领工人来说,这也实属不易。
      
“人总不能为治病活着”
  200811月,正当齐名的事业处于成果高产期时,黑暗的日子到来了。
  尽管一直感觉到身体不适,齐名仍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真的挺不住了才去医院做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简直犹如晴天霹雳,当我们得知齐名被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且这种病的治愈率只有15%的时候,我们都受不住了。但是怕‘老大’接受不了,我们都没敢把这件事告诉他。”说到这时,齐名的同事忻娜声音依然有些哽咽。面对齐名苍白的脸庞,工友们只能强装欢笑,走出病房的时候却忍不住掩面而泣。
  纸最终包不住火,齐名还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他沉默了,低落了……
  “齐名不愧是我们的‘老大’。”化疗的痛苦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就是在这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齐名又在干什么?
  “人总不能为治病活着”“精神产生免疫力”,齐名选择了“放下”和“忘却”。他令人匪夷所思地捧起了专业书。在洁净室的层流床上他在看书,化疗吐得一塌糊涂,吐完之后擦擦嘴依然看书。病友们不理解,爱人更是心疼,齐名却说“看书有止吐作用”。注射化疗药后需要平躺6个小时,齐名用这难得的清静时间完成了自动称重剔除系统关键技术的构思,使返工率由42%下降到5%……
  经过这样四个月的治疗和休养,坚强的齐名居然奇迹般地重新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上。领导和同事都劝他,技术上指导一下就算了。可他不!当齐名用帽子遮盖着因化疗掉光的头发、全身水肿地来到工作岗位时,同事们的心都碎了……
  大家太爱他了,多少年了,他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有求必应,那么无私,那么朴实,上天为什么这样待他?大家的心在滴血,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几年来,没有人在齐名面前提过他的病情。
  就是这样的齐名居然还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年至少完成10项成果,创效100万。父亲劝他,“回老家来吧,这里空气好,享受天伦之乐。”他说,“不干工作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们就别劝了。今生我孝敬不了二老,下辈子我做牛做马再孝敬你们。”
      
如果生命只有一天
  记者采访中和齐名探讨了一个问题,“如果生命只有一天,你会干什么?”
  “整理好我的工作,向同事做好交代。”毫不犹豫,齐名说出了这样的答案。尽管齐名说过,晚饭后一家三口去散步最幸福,但是面对这最后的选择,他的天平还是倾斜了。
  每周齐名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做“整理工作”,这是他多年的习惯。维修关键设备的记录,故障点在哪里,采取了什么措施;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料;维修中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只要他认为对大家有用的,他都扫描、拍照,建立电子档案,目前齐名的知识库里已经有100G的内容。同事们说,齐名所有的技术、资料等等都是向大家敞开的,他恨不能每个人都成为像他一样的技术能手。
  “只要我一天不躺在病床上,我就会坚持在我的岗位上,我要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过。”
  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人才能更加体会到生命的重量,更加懂得什么叫做珍惜。但珍惜后的选择却大不相同。齐名,一位蓝领工人的选择,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足以让我们深思长叹。
  如果生命只有一天,我们又会怎样度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