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03|回复: 5

松矿采煤503队安全生产26年纪实

发表于 2008-7-11 16:01: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全,唯一不变的“永远”
——松矿采煤503队安全生产26年纪实

  从风镐落煤,到炮采,再到综合机械化采煤,26年来,松藻煤矿采煤503队的采煤工艺在变,生产条件在变,安全环境在变,管理方式在变,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安全第一”方针却始终没变。
  安全第一,贵在坚持。2006年4月,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接过“接力棒”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当毁掉采煤503队安全荣誉的“罪人”!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当年8月12日,担负着全矿近一半原煤产量的2314工作面有6台支架突然倾斜。时值保煤保电的关键时期,是抢时间继续作业?还是停产处理隐患?队党政领导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将所有人力、物力全面投入到隐患处理中,直到两天后才恢复生产。虽然当月该队员工经济都遭受了损失,但他们却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安全有了保障,我们依然是大家的‘饭甑子’。”
思想工作,滴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全队员工人人、事事、时时确保安全,长期的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法宝”。多年来,该队的安全教育从未放松过,总是利用各种形式、通过不同场合,贯彻学习安全会议精神、规程、措施等;支部经常给员工分析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细算安全账,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该队十分重视员工的“小毛病”,决不让小错酿成大祸。每次有员工“三违”或受轻伤,都要开总结会,让“三违”和受伤人员谈经过、道体会,让其他员工引以为戒,吸取教训;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写一封安全家书、签一份安全承诺、写一条安全警句”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员工心中扎了根。今年二季度,该队实现了无“三违”、无受伤的安全好成绩。
质量标准,重在落实。该队一直把质量标准化工作当成夯实安全工作的基础来抓,认真落实工程质量是“生命工程”的思想,在工程质量上坚持一把手抓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班组之间长期性的开展工程质量自检、互检工作,工程质量不过关,不得交班;质量检查员对每班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主管队长或值班领导;队每月召开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会议,对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按定人员、定措施、定标准、定复查人员的“四定”原则限期解决。从2007至今,该队工程质量消灭了不合格品,连续六个季度均达优良标准,优良品率达98%以上。
行为规范,从细入手。实行综合机械化采煤以来,该队坚持抓细节,从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上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按照矿“行为规范主题年”的要求,编印了囊括综采各工种操作流程、安全、质量规程,以及员工日常行为准则等多项内容,通俗易懂的《松藻煤矿综采队员工必读》手册,指导员工在安全质量,以及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其中有一条就规定:端头工在支护时,手必须“由下往上”握住支柱。队长邹开勇解释说,大多数人提重物的习惯是“手往下握”,但端头工在支护时,手背容易被顶板掉下的矸石砸伤。改为“由下往上”,支柱的把手反而能起到保护手的作用。在手册上,象这样的“细则”多达近百条。
从1982年至今,该队累计生产原煤600多万吨,安全无死亡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26年的较长周期。(杨立)(全文1257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6:03:53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批评指正!先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7:56:24 | 查看全部
015 拷贝.jpg
动作好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3 23:56:39 | 查看全部
挖得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08:42:54 | 查看全部
“挖掘机”挖出了“金娃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21:07:34 | 查看全部
松矿采煤503队安全生产26年,了不起,好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