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3|回复: 0

劳动竞赛“给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转贴)

发表于 2012-10-26 21:41: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拓展内容 丰富方式 提升实效
劳动竞赛“给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工人日报》(2012年10月26日 01版)
   

本报讯(记者张锐 郑莉)在沈阳总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的浑南公租房工程中,超过60%的工程采用了装配式结构形式。这一创新不仅缩短了建设总工期约30%,更促进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建筑品质。参与其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深知,其成果得益于开展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在全国,劳动竞赛正全面“给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这项惠民工程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一项项“业内典范”。
“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国家提出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旋即,全总决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开展劳动竞赛,并作为全国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自此,一场覆盖全国各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劳动竞赛大幕开启。
一年多来,各地在突破工会单打独斗开展劳动竞赛的传统模式,建立起党政工各方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的同时,更赋予了传统劳动竞赛新的内容和形式,有力推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阶段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上海,市民可以通过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区、房型和设计,这项名为“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设计评选活动,吸引了90余家开发企业和60家设计单位参与,有效提升了保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品质。而这只是各地拓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内容诸多探索的一个缩影。
各地在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节能降耗、科技创新、劳务管理等6项竞赛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不断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竞赛模式。
江苏增设了“赛保障效果”内容,侧重考核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能力,把好公平分配关;湖北宜昌突出建设“品质”,将工程质量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票否决的必备条件。
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的能动性,不只来源于竞赛内容的拓展,更离不开竞赛形式的创新,促使竞赛走向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
在山东,出台了首个省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考核标准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在陕西,建设单位将劳动竞赛与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结合;在福州,建设单位则坚持月月考评,围绕质量和安全组织专项综合讲评,出现问题限期整改……
如今,劳动竞赛带给企业的利好叠加效应正不断显现,伴随管理理念、社会评判标准、发展方式和基层工会组建等一系列创新,实现的是管理、竞赛、建设的有机融合,而真正获益的,则是广大城镇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