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玉琳
“在一线施工,您觉得幸福吗?”2012年10月26日,应中石油管道四公司记者站要求,我对苍梧-贺州支线的多个机组员工进行了一次“幸福”采访。面对录像机的镜头,员工们带着羞涩的笑容道出了他们心中不一样的幸福定义。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福利待遇的提高和受到外界的关注等都成为员工们幸福的源泉。
生产生活上水平,幸福源于满足
60年代老管道人对幸福的定义多与十几年前的管道建设作比较。“幸福是相对的,与以前手拉肩扛的年代比,现在幸福多了。”年近50的老管道人张海波回忆说:“以前是住草棚、睡大坑,风里来雨里去,现在是住楼房、睡标间,去工地车接车送,一线生活条件好了就是幸福。”在老张的话语间充满了对目前物质条件的满足和感叹。走进现代化的管道施工现场,这里早已告别了单纯的人力作业。挖掘机、吊管机、移动电站、全自动焊机等等高科技设备“武装”着全新的管道建设队伍,日焊接百道口早已不是梦想。老张说:“知足者常乐,如今管道一线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些变化,我达心里就高兴,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福利培训双收获,幸福源于被关注
与老同志的忆苦思甜不同,70、80年代的管道人更看重的是企业对一线员工的关注。福利待遇和人才培养成为70后、80后管道工人幸福的指标。今年十一期间,管道四公司下发了《提高国内一线员工待遇》的文件,一时间成为了大家的共同话题。刚收到2459元轮休补贴的防腐工李江涛高兴地说:“以前上线没日没夜,没周末没假期没休息,直到活完了才能回家。现在可好了,有了轮休政策,上线时间长还有了补贴,这就是幸福。”同时,不少80后管道工人表现出对公司邀请老师到一线培训的认可。从中受益的安全员张金锁认为近几年公司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取证上岗的力度,很多知识水平不高的员工通过培训学到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极大地激发了一线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热情。10月30号又有32名一线员工接受安全培训、考试,取得了安全员资格证。拿到资格证的刘旭高兴地说:“公司大力培养我们,不但让我多了一份工作技能,还让我明确了未来的工作目标,再不像以前那样茫然。公司的种种措施,让我觉得温暖、贴心,让我觉得很有归属感,也许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幸福。”
媒体聚焦管道人,幸福源于骄傲
比起由切身利益带来的幸福,不少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媒体的关注和大家的认可,这种荣誉和自豪也是一种幸福。10月11日至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了管道四公司陈光机组在缅甸施工的情况;10月16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西气东输三线开工进行了集中报道。大家都为管道工人登上了国家媒体而欢欣鼓舞。机组长卢晓光说:“以前电视上老看到的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石油工人的辛苦,如今我们也成了新闻、报纸的主角,全国人民都通过这些认识了我们,了解了管道人有多不容易,这种说不出的激动就是幸福。”
通过几天的采访,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线管道员工在生产生活和思想素质上的改变。不同年代的管道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着自己的幸福观。总而言之,幸福源自与以往的不同,源自身边的点滴改变。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幸福是种感觉,是内心的喜悦,是外在的提升,是种幸福的滋味。” |